浙江台州温岭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浙江台州温岭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台州温岭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浙江台州温岭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题型1 23总分得分 卷I 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 1.有位投资者重点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这个细节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一定是有人擦完鞋没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影响力 B.投资者选址时会更看重居民的道德水准 C.人的影响力是隐性的,细心的人才能发现 D.某人不经意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重大决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文段中投资者把企业办在B城而非A城的原因,末句给出了具体解释,即普通人的“影响力”。文段讲述了擦鞋大婶和出租车司机的不同行为影响投资者决策,最终使B城受益的故事,末句“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点出了文段的中心,即每个人都有影响力。B项,投资者选址时会更看重什么并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细心的人才能发现”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某人不经意的行为”强调的是个人影响力的偶然性,不合文意。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列举了一位投资者对A、B两城考察的情况。根据A城擦皮鞋大婶的行为,投资者得出A城市民可能素质不高的结论,而B城出租车司机的行为让他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投资者将企业办在了B城。尾句通过“——”引出文段的主旨句“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文段为“分—总”结构,重在强调即使是平常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二步,对此选项。A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影响力”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列举了一位投资者对A、B两城考察的情况,根据A城擦皮鞋大婶的行为,他得出该城市民素质不高的结论,而B城出租车司机的行为让他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他将企业办在了B城,根据这个结果作者引出了文段的重点内容——每个人都有一定影响力。A项与文段主旨相同,为正确答案,当选。 B项还在就事论事讨论“投资者选址”一事,未触及故事背后的道理,排除;C项“细心”文段未体现,排除;D项中“影响他人的重大决定”并非文段重点,文段最终落脚点为他人重大决定带来的更大的影响,如文段中为城市带来的巨大税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注:四个选项均不够理想,文段其实想通过这个故事提醒每个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有可能产生巨大影响。退而求其次,A项与文段的契合度更高。 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取回砒霜。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题中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已经实施犯罪行为。而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取回砒霜。此行为属于自动放弃犯罪。因此属于犯罪中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题干中李某虽然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但题干未交代王某已经服用并受到伤害,因此不符合犯罪既遂的条件。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题中虽然李某已经实施犯罪,但是是李某主动到王家取回砒霜,属于自动放弃。不属于犯罪未遂。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D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题中李某已经实施犯罪,不属于犯罪预备。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