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考3名司法服务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2023年04月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考3名司法服务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04月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考3名司法服务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2023年04月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考3名司法服务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题型1 23总分得分 卷I 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 1.下列电池中不能充电的是(?)。 A.镍镉电池 B.银锌电池 C.普通干电池 D.铅蓄电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充电电池是指是充电次数有限的可充电的电池。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接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过程相反的化学反应,使放过电的电池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A项正确,镍镉电池是一种直流供电电池,镍镉电池可重复500次以上的充放电,经济耐用。其内部抵制力小,既内阻很小,可快速充电,又可为负载提供大电流,而且放电时电压变化很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直流供电电池。 B项正确,银锌电池是一种容量大、重量轻的新型电池。它的正极是氧化银,负极是锌。用于手表里的纽扣式微型银锌电池,可以连续使用一年。银锌电池目前大量应用在电子手表、小型电子计算器、导弹和人造卫星上,属于可充电电池。 C项错误,干电池是一种伏打电池,利用某种吸收剂(如木屑或明胶)使内含物成为不会外溢的糊状。干电池电量用完后不能充电,否则会发生漏液甚至爆炸。 D项正确,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是化学能和电能互相转换的装置。放电时,它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向用电设备供电;充电时,它又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铅蓄电池可以充电。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关于隐形飞机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外层涂料的颜色为天蓝色或者银白色,以避免被雷达发现 B.隐形飞机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吸收而不是反射雷达波 C.改进发动机的进气道和尾喷口等所有能产生镜面反射的表面,以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 D.除了发动机、电子设备等部件,其他飞机上的部件用透波材料来制作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识法解题。将飞机涂成天蓝色或者银白色,其在天空中飞行人的肉眼会看不清,但是雷达并非人眼,不免有掩耳盗铃之感,其显然错误。 隐形飞机往往涂成黑色或深蓝色,进行隐蔽,避免被发现。A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隐形飞机原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隐形飞机设计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自身的存在。由于浅色几乎不吸收雷达波,会将飞机自身反射给雷达,容易被雷达侦察,所以隐形飞机都是以深色尤其是黑色为主,选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隐形飞机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吸收雷达波,让雷达无法对其进行侦查。由于浅色几乎不吸收雷达波,深色更容易吸收雷达波,且黑色材料不易反光,因此,现阶段的隐形战机都是以深色为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子罕的以不贪而名垂青史。有一次,一个人得了块玉,拿去送给当权的子罕。子罕拒不接受。那人说,让做玉的师傅看过,说是件宝物,才敢送给你的。子罕道,你的宝物是这块玉,我的宝物是“不贪”,我若收下你这块玉,你和我的宝物不都丧失了吗?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 这段文字给人的警语是: A.君子慎独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C.一丝一缕,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D.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这段文字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子罕“不贪”的故事。A项“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这与文中的“我的宝物是‘不贪’”相符。题干要求选择文段给人的警语,所谓“警语”,须具有一定深度,不能仅仅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C、D都是倡廉的俗语,虽表达了“不贪”的含义,但都没有脱离文章的内容概括,算不上是警语,故排除。B项说的是君子应该心胸开朗,坦率正直,不能有太多欲念,患得患失,这显然与文段讲的“不贪”相去甚远,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子罕的故事。故事说有人得了块宝玉送给当权的子罕,子罕却拒绝收下,并说自己不贪也是“宝”,让各自留着自己的宝物。文段表达的重点是,子罕没因当权而去贪财而是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体现了一个人严以律己的修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