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情况及市场格局分析:进口情况整体有所好转.docx

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情况及市场格局分析:进口情况整体有所好转.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情况及市场格局分析:进口情况整体有所好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业智能相机并不是一台简单的相机,而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型机器视觉系统。它将图像的采集、处理与通信功能集成于单一相机内,从而提供了具有多功能、模块化、高可靠性、易于实现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2011-2018年中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大致在7.3亿元,2019年达到9.8亿元。 2011-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从全球市场来看,智能相机市场的集中度远高于板卡式相机市场,率先布局智能相机的康耐视和基恩士目前市场占比总计已超过70%,而板卡式相机前八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仅为61%。智能相机的一大优势就在于易用性,而易用性主要通过软件的使用来反映,许多国外知名企业有视觉软件的开发经验,通常会配套相应的定制软件方便系统开发人员编程智能相机,如康耐视的In-Sight系列智能相机的配套软件EasyBuilder就允许开发者从菜单中选择一系列功能,来实现模式图像匹配和OCR等任务。国外产品软硬件优势明显,但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对中国市场的应用针对性开发还不足,国内企业如维视图像、朗锐智科、凌华科技等也推出智能相机系列产品从中低端市场切入。 全球智能工业相机市场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随着机器视觉以及人工智能行业的大爆发,中国工业相机行业的市场容量也有所扩大,工业相机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从区域来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贡献了70%的市场需求,环渤海地区大概贡献了15%的市场需求。 中国工业相机区域需求分布情况(单位:KG)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工业相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情况整体有所好转,进口工业相机数量虽然增加不多,但是进口金额呈现较大幅度上升,2018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数量为8159台,进口金额为4482.74万元,2019年1-10月份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都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 2017-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从分省份来看,2019年1-10月份中国共计进口工业相机8591台,进口金额4976.63万美元,其中上海、北京、广东位列前三,进口数量分别达到772台、402台、6154台;进口金额分别为:1106.03万美元、1042.13万美元及1039.47万美元。 2017-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从进口国别来看,2019年1-10月份中国工业相机进口国别中,美国、日本、德国为前三大进口国家,中国2019年1-10月份进口了1779.91万美元、728.22万美元、595.27万美元。 2017-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国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国产镜头在在光学指标上随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也仅低端市场的应用相对比较成熟。目前我国工业镜头市场的国外品牌有德国施耐德、Linos、美国Navitar、意大利Opto、日本CBCComputar、KOWA等,大多是老牌镜头厂商,技术积累雄厚,品牌影响力较大,在高端市场优势仍较大。但国内厂商在工业镜头领域发展迅速,大多体量相对较小,走高性价比路线,布局中低端市场,如东莞普密斯。但也已经有一些企业能够提供全系列工业镜头,涉足高端产品,如深圳东正光学、昆山慕藤光等,东正光学的线扫系列镜头已应用华为、比亚迪、富士康的生产检测当中。从技术来看,国内厂商的镜头制作工艺虽然和国外老牌厂商相比还有差距,但已经能够满足工业视觉系统的基本需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信任度或成为国产镜头需要攻克的难点。 全球工业镜头市场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工业相机主要依赖进口,以欧美品牌为主,如瑞士Baumer、德国Basler、德国AVT、加拿大PointGrey等。国外品牌由于布局早,在近年国内工业相机需求增长下率先收益。国内厂商也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如大恒图像、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等。大恒图像是大恒科技间接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代理业务,但也注重自主研发,已有自己的工业相机系列。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两家企业自身在安防监控以及图像处理领域有深厚的积累,依托自身在软件、算法、硬件、结构以及测试等方面的研发优势,布局工业相机市场,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海康威视定位提供工业视觉全套解决方案,2015年发布国内首款工业立体相机和工业面阵相机;大华股份定位核心零部件(主要为工业相机)提供商,2017年旗下子公司华睿科技与英特尔联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