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圈子·圈套]圈子圈套 全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圈子·圈套]圈子圈套 全文 缘起于美国次级房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断蔓延,中国内地房地产业在政府先严后松的监管下,依然有人不慎失足落水。2008年2月,位于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南侧的盖了近十年的“东华金座”曝出骗贷丑闻,从而揭开了京城第一烂尾楼的盖头,也拉下了谢根荣的神秘面纱。这位红极一时的地产商名列2003年《新财富》杂志“中国400富人榜”第163名,三度跻身胡润百富榜——2005年初入榜时,个人资产达7亿元。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查明。2000年9月,为筹措收购东华金座项目的缺口资金,华尔森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谢根荣召集高管开会,决定以该项目为诱饵向银行融资。此后,华尔森多名高管安排一批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所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朝阳、房山、西单五家支行签订虚假《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合同》555份,获得贷款6.6亿元,完美上演了中国版的“庞氏骗贷案”。 谢根荣的轰然倒地,给2011年舆论风暴眼中的北京故宫又添了“一重门”,同时,推倒了饱受诟病的文物鉴定的又一张多米诺骨牌。 媒体报道:建行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支行行长颜林壮在2002年就发现东华金座项目有问题,于是就和副行长赵峰找到谢根荣。谢根荣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虚假企业财务报表等材料,使颜林壮等人认为华尔森集团是一家很有实力的企业。谢根荣还带领他们参观了根荣陈列馆,指着一件“金缕玉衣”说:“全世界只有两件,专家已经做过鉴定,市场估价24亿元。”还出示了有五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签字的评估报告。最终,两名银行高层做出了决定——发放企业贷款,盘活东华金座项目。 2009年12月,谢根荣一审获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谢根荣和华尔森集团让我想起年轻时喝过的华尔森啤酒,味道比不上燕京和龙象,但比许多外地啤酒好得多。还让我想起住在草岚子的两位 朋友: 谢根荣的草岚子拆迁开发让我们已经很难见到。更让我回味的,是2005年一个阴雨蒙蒙的秋日。 当日,我和中国文物报社的一位朋友应其银行朋友之邀,随银行工作人员赴北京西城月坛北小街的华尔森大厦,评估准备从银行抵押贷款的谢根荣收藏的文物艺术品。 面色黝黑、身材不高、体型壮实的谢荣根身着深色西服,笑容可掬地迎接我们一行人。显然,他把我和朋友当成了同行的银行工作人员。 谢根荣和牛福忠将银行工作人员引到别室交谈,一个衣着整齐的男服务生引导我们观赏根荣陈列馆里琳琅满目的藏品。 同样,没有人让我们摸一摸这些“宝贝”,可能是因为每个展柜的醒目处都贴有某某鉴定的证书吧。首先看到的是一套辽代风格的金属面具和网衣。良渚风格的玉器也有几十件,尺寸不大。南宋官窑风格的青瓷几件。南方坑口特征的青铜器几十件,尺寸也不大。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明代中期景德镇窑场烧制的青花狮子盘球纹菱口大盘,径可过尺,确为真品。 陈列厅中央的玻璃柜中,静静地躺着两具用红线穿起来的“金缕玉衣”,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相仿,极具气派。 根荣陈列馆的展品中,唯明中期青花绘狮子盘球菱口盘不用上手即可判为真,时价5000元左右。包括“金缕玉衣”等其他藏品的真假,我们的意见是:若“金缕玉衣”为真,必是盗墓所得,而私人收藏出土文物是法律所禁止的;再者,盗墓的可能性为零,因此,它只可能是假的。今天的新老玉片混穿之说,不过是一个博弈的说辞罢了。 沸沸扬扬的“汉代玉凳案”与“金缕玉衣案”是如出一辙的错误,给文物界的不良影响难以估量,而各种情绪化的认知都使事情的真相失真、扭曲和偏离。何况,居心叵测的人还要借机上前踹上一脚呢。 谢根荣的定罪,首先,法律判定是其利用东华金座房地产项目,伪造555份房贷合同,骗取贷款6.6亿元,而不是利用假文物骗贷;其次,在给谢根荣藏“金缕玉衣”出具鉴定意见的六人中,仅两人是文博系统的退休专家。况且,这些“文物专家”只是在这场骗局中扮演了一个可怜的角色,围着“金缕玉衣”绕了一圈,就被当成了万恶之源、众矢之的。 根据媒体报道,谢根荣的兄长称,从1998年开始,谢根荣用华尔森公司的钱收集古玩。古玩大部分都是从浙江湖州南浔镇的“江南一条街”买的,大部分都是赝品。买古董的钱人公司账,入账的价格都是谢根荣定的。曾在华尔森集团担任执行总裁的郎某认为,公司出钱买谢根荣收集的古玩,“买了一些文物,用意就是向外洗出大量的现金”。其实那些文物不值多少钱,谢根荣对外号称这些文物总价值几十亿元,“一些懂道的朋友看完后都说不真”。由此看来,谢根荣十分清楚自己的收藏品实为何物。“文物专家们”只是一个和银行行长一样可以用钱使来唤去的“道具”,只不过花费要少得多。 谁会相信,银行高管发放几个亿的贷款和发放555份《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合同》如此简单:只看了几个人签名的证书就相信了,就放贷了。这是在挑战中国金融界精英的智慧和严密的银行监管制度。若果真如此,饱受资金短缺

文档评论(0)

abcab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21321313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40004211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