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医疾病预防能力行动方案.docx

提升中医疾病预防能力行动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中医疾病预防能力行动方案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 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一、提升疾病预防能力 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开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规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理 念和方法。继续实施癌症中西医结合防治行动,加快构建癌症中医药 防治网络。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制定中西医结合的基层糖尿病、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持续开展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逐步提 高覆盖率。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加强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 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全周期 保障人民健康。 坚持遵循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促进中医药 特色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完善政策举措和评价标准体系,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改革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事业 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促进优势互补,共同维护人民健康。统筹谋划推进中医药服务、人才、传承创新、产业、文化、开放发展、深化改革等工作,形成促进中医 药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 1.彰显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特色优势。 提升疾病预防能力。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规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继续实施癌症中西医结合防治行动, 加快构建癌症中医药防治网络。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制定 中西医结合的基层糖尿病、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持续开展0—36个月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中 医药健康管理,逐步提高覆盖率。 增强疾病治疗能力。开展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疑 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 妇科、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 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 广实施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 病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加强中药药事管理,落实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促进合理使用中药。鼓励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挖掘 整理并推广应用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技术。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 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护理 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中医护理门诊试点。 强化特色康复能力。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 服务模式。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 国特色康复医学。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尘肺病等慢性病和伤残 等,制定推广中医康复方案,推动研发中医康复器具。大力开展培训, 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2.提升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能力。 完善中医药参与应急管理的制度。在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中,研究纳入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及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强中医救治能力建设等相关内容,推动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处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建设覆盖所有省份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基地组建中医疫病 防治队伍,提升中医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中西医 结合医院(不含中医专科医院)全部设置发热门诊,加强感染性疾病、 急诊、重症、呼吸、检验等相关科室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强化中医药应急救治支撑保障。加强中医药应急科研平台建设,合理布局生物安全三级水平实验室。加大国家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 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员充足、结构合理、

文档评论(0)

133****77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