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_T 4961-2021CN 钢铁行业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docx

YB_T 4961-2021CN 钢铁行业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7-010 CCS H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 4961—2021 钢铁行业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water monitoring in steel industry 2021-05-17发布 2021-10-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布 YB/T 496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地益源环境修复 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科大(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湛江中冶环保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冶金 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江苏省镔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环境监测中心、湖南天空色 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昌盛、夏春、田玮、刘长波、卢光华、严亮、彭彝、王海涛、刘志阳、李惊涛、王姜维、 安登飞、马刚平、刘诗诚、吴洁、仇金辉、吴建中、韩勇、焦礼静、付晓雨、余佳泉、唐国建、闻文、崔伟、肖祈春、 孙健、邱桂博、吴龙、张若鹏、徐飞、王会刚。 1 YB/T 4961—2021 钢铁行业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铁行业地下水监测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点网布设、监测项目及方法、样品采集 及管理、资料整编及数据库建立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钢铁企业开展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904 水质 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 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HJ 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506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HJ 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HJ970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DZ/T 0064.49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滴定法测定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 DZ/T 0270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DZ/T 0308 区域地下水质监测网设计规范 SL 94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测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HJ 68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监测点网布设 4.1 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4.1.1 地下水污染监测点网应根据钢铁企业所在区域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分布状况合理设置。 4.1.2 地下水污染监测点网应能对所在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覆盖。 4.1.3 地下水污染监测点网的布设应与已有的地下水观测井网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民井、生产井和 地下水天然出露点作为监测井(点)。 4.1.4 地下水监测点网的布设应有利于长期监测和采样工作,并且应便于管理和维护。 2 YB/T 4961—2021 4.2 监测井(点)的布设方法 4.2.1 在布设监测点网前,应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资料收集参照 DZ/T 0308相关要求执行。 4.2.2 监测井布设应充分考虑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赋存特征,可根据钢铁企业所在地 块的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赋存特征,采取点面结合方法布设监测井。 4.2.3 地下水监测点位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可在地下水上游、厂区内、地下水下游和厂区两侧分别布 设,监测点位的布设应涵盖污染羽范围。 4.2.4 背景值监测井应布在地下水上游方向,在污染区地理边界(厂区边界)外30m~50m 处布置监测 点,且背景值监测井应与监测井监测同一含水层。 4.2.5 厂区内部监测井布置应在潜在污染源(固废堆场、污水排放口、焦化烧结车间等)附近。 一般来 说,同一类潜在污染源布设一口监测井,选择规模大、防护差、存在时间较长的潜在污染源附近布设监测 井。内部监测点总数不少于3个。确定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时,可参照详细监测阶段土壤的污染 范围及深度等数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污染较重区域加密布点。 4.2.6 钢铁企业污染区下游监测井布设,应分别布在地下水下游方向的钢铁企业污染区地理边界(厂区 边界)处,如果地理边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