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HY_T 0349-2022 海洋碳汇核算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CCS 07.060 A 4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海 洋 行 业 标 准 HY/T 0349—2022 海洋碳汇核算方法 Accounting methods for ocean carbon sink 2022-09-26发布 2023-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 布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HY/T 0349—2022 目 次 前言 I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海洋碳汇能力核算 2 附录 A(资料性) 大型藻类和贝类碳汇能力核算相关系数参考值 6 参考文献 7 I HY/T 034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大海、王玉红、郭振、李晓璇、汤海荣、张尧、刘镇杭、刘芳明、于莹、邢文秀、 邱丽萍。 1 HY/T 0349—2022 海洋碳汇核算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海洋碳汇能力核算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海洋碳汇能力核算与区域比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DB45/T 1230—2015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评估技术规程 HY/T 081—2005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洋碳汇 ocean carbon sink 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从空气或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 过程、活动和机制。 3.2 红树林 mangroves 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各种耐盐的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 群落。 [来源:GB/T 15919—2010,5.52,有修改] 3.3 盐沼 saltmarsh 分布在河口或海滨浅滩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 [来源:GB/T 15919—2010,5.55] 3.4 海草床 seagrass bed 中、低纬度海域潮间带中、下区和低潮线以下浅水区海生显花植物(海草)和草栖动物繁茂的平坦软 相地带。 [来源:GB/T 15919—2010,5.56,有修改] 3.5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生活于水域上层、自养性的浮游生物。 2 HY/T 0349—2022 [来源:GB/T 15919—2010,4. 16] 3.6 大型藻类 macroalgae 由固着器固着在岩石或其他基底上,体长可达1 m 以上的多细胞,有组织的藻类。 [来源:GB/T 15919—2010,5.32] 3.7 贝类 shellfish 贝类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真体腔的动物,属软体动物中的一类。 4 海洋碳汇能力核算 4.1 海洋碳汇总能力核算 海洋碳汇能力按公式(1)计算: Coean=2C; ……………… ……… (1) 式中: Coc—— 海洋碳汇能力,单位为克每年(g/a); C; —— 第 i 种海洋碳汇类型(包括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的碳汇能 力,单位为克每年(g/a)。 注:本文件中碳汇能力核算以储存的碳(C) 量作为计算结果。 4.2 红树林碳汇能力核算 4.2.1 红树林碳汇总能力 红树林碳汇总能力 Cmngove按公式(2)计算: Cmngroves=Cm+Cmp ………………………… (2) 式中: Cm——红树林沉积物碳汇能力,单位为克每年(g/a); Cm 红树林植物碳汇能力,单位为克每年(g/a)。 4.2.2 红树林沉积物碳汇能力 红树林沉积物碳汇能力采用 DB45/T1230—2015 中5.2.1规定的标志桩法测定,按公式(3)计算: Cms=Pmangroves× Smngrove ×Rmngoes×Amngove ( 3) 式中: s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