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100
CCS F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2301—2021
水电站泄洪预警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flood discharge warning broadcasting system for hydropower station
2021-04-26发布 2021 - 10 - 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I
DL/T 2301—2021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运行环境 1
5 硬件 2
6 功能 2
7 性 能 3
8 运行与维护 3
附录A(资料性)水电厂泄洪预警系统架构图 4
Ⅱ
DL/T 230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水电站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DL/TC 1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金全、钟青祥、陈在妮、李攀光、贺玉彬、尤渺、顾发英、李雪梅、王甫志、 王璞、李佳、朱艳军、何红荣、张祥金、邹祖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1
DL/T 2301—2021
水电站泄洪预警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电站泄洪预警广播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性能与维护等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电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482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 500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
GJB 7681 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系统地面移动设备天线通用规范
DL/T578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泄洪预警广播系统 flood discharge warning broadeasting system
利用通信、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实现水电站泄洪预警的数据采集、信息发布、通告广播、数据 记录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
3.2
中心站 center station
实现泄洪预警信息生成、发布、数据储存和处理的计算机设备。
3.3
预警站 warning station
用于接收、播报中心站预警数据的广播站,包括预警终端、电源、预警声光报警器、扬声器等。 3.4
预警终端 warning terminal
实现泄洪预警信息数据接收、存储、格式转换、播报、工况回传等功能的电子装置。
4 运行环境
预警站运行环境如下:
a) 工作温度: -20℃~+60℃;
b) 相对湿度:≤95%(+40℃);
c) 海拔:≤2000 m:
d) 休眠功耗:≤1W;
2
DL/T 2301—2021
e) 接地电阻:≤10Ω。
5 硬件
5.1 结构
泄洪预警广播系统宜采用分层分布结构,主要包括中心站、预警站网、通信通道、电源等。典型 结构参见附录 A。
5.2 中心站
5.2.1 中心站机房应具有防火、防静电、防雷等基础设施,并具有调节温度和湿度功能,应符合 DL/T 578的要求。
5.2.2 应包含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终端、供电设备等。
5.2.3 电源宜采用 UPS 供电,供电时间不低于2h。
5.3 预警站
5.3.1 广播应覆盖防汛、泄洪影响区域,扬声器应朝向警戒区域。
5.3.2 供电电源宜采用太阳能浮充蓄电池,能在无日照的情况下待机工作45d 或连续语音播报8h 以 上;也可采用交流电浮充蓄电池供电方式。
5.3.3 电源回路应具备自动充放电和短路保护功能,宜向中心站反馈蓄电池状态及故障信息。
5.3.4 预警终端与中心站间应至少有一个物理通信通道,如采用双通道应主备信道自动切换。
5.3.5 预警站设备安装高度宜不低于4m。 预警站安装位置应远离山体滑坡处,与居民区直线距离不低 于500m。
5.3.6 预警站设备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5.3.7 预警站设备应具备防雷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L_T 456-2021CN 混凝土搅拌楼用搅拌机.docx
- DL_T 458-2020CN 板框式旋转滤网.docx
- DL_T 463-2020CN 带电作业用绝缘子卡具.docx
- DL_T 477-2021CN 农村电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ocx
- DL_T 486-2021CN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docx
- DL_T 502.25-2019CN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25部分:全铁的测量.docx
- DL_T 557-2021CN 高压线路绝缘子空气中冲击击穿试验定义、试验方法和判据.docx
- DL_T 573-2021CN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ocx
- DL_T 574-2021CN 电力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ocx
- DL_T 581-2021CN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docx
- DL_T 2302-2021CN 流域梯级水电站经济调度控制技术导则.docx
- DL_T 2303.1-2021CN 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 第1部分:发电生产统计.docx
- DL_T 2303.2-2021CN 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 第2部分:供用电统计.docx
- DL_T 2304-2021CN 架空集束绝缘电缆用金具技术条件.docx
- DL_T 2305-2021CN 高压直流工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校正导则.docx
- DL_T 2306-2021CN 高压直流换流站用直流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ocx
- DL_T 2307-2021CN 高海拔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避雷器选用导则.docx
- DL_T 2308-2021CN 电力工程接地用导电防腐涂料技术条件.docx
- DL_T 2310-2021CN 电力系统高压功率器件用碳化硅外延片使用条件.docx
- DL_T 2311-2021CN 复合芯导线用碳纤维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