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茶叶种植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VIP

《连山茶叶种植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山茶叶种植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ea planting in Lianshan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T/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园地选择 1 5 规划开垦 2 建园规划 2 开垦清理 2 6 茶苗栽植 3 苗木规格 3 种植时间 3 种植规格 3 栽植 3 7 茶园管理 3 幼龄茶园 3 投产茶园 4 病虫害防治 5 茶园间作 6 水土管理 6 茶园抗旱 6 茶园防冻 6 8 采摘 6 采摘原则 6 采摘方法 6 9 档案记录 7 参考文献 8 II T/ XXXXX—XXXX 1 连山茶叶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连山茶叶种植技术的术语与定义、园地选择、规划开垦、茶苗栽植、茶园管理、采摘、 档案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连山范围内的茶叶标准化种植, 其他区域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15063 复合肥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 410 根瘤菌肥料 NY 411 固氮菌肥料 NY 412 磷细菌肥料 NY 413 硅酸盐细菌肥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连山茶叶 Lianshan tea 指广东连山行政管辖区范围内种植的抗寒能力强、种植成活率高,适宜制作六大类的无性系、灌木、 半乔木型茶叶。 4 园地选择 茶园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GB 5084、GB 15618 的要求。 园地坡度<250°; 有效土层深厚疏松,土层厚度≥1m、pH 值 4.5~5.5、地下水位 1 m 以下; 不 低涝, 能灌能排、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水透气性良好,背阴朝阳, 规模相对集中连片。 水源充足, 无农药、化肥、除草剂、重金属、污水污染历史, 交通方便。 T/ XXXXX—XXXX 2 5 规划开垦 建园规划 5.1.1 园地生态建设 5.1.1.1 宜对拟建设茶园进行全面规划, 包括种茶区、排蓄灌水系统、防护带、绿化区等。 5.1.1.2 根据地形地貌适当保留或种植一定的遮荫树、防护林或隔离带。 开垦茶园时,保留原有乡土 树种作为茶园遮阴树,宜种植合欢、相思树、泡桐、马尾松等遮阴树。 5.1.1.3 宜在人行道、主渠道、陡坡和沟谷边种植绿化树, 宜选用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型或观 赏型树种。 5.1.2 道路设置 5.1.2.1 茶园道路由主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道路设置依据茶园大小规模确定。 5.1.2.2 丘陵地区茶园, 可在岗顶设置干道和支道;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 可以按照“S”型绕山修筑 主干道,不可设置直上直下的道路。 5.1.2.3 茶园主干道贯通整个茶园,可连接加工厂,主干道和支道宽度不低于 3 m,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 5.1.2.4 步道根据实际地形而定, 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衔接, 路宽 1 m~1.5m。 5.1.2.5 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边缘,为茶园和农地隔离界线。 5.1.3 排灌系统 5.1.3.1 茶园具有完备的排水、蓄水和灌水系统。 5.1.3.2 平地茶园以排水为主,丘陵茶园及坡地茶园排水和灌水相结合, 做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 路路相连, 沟渠相通。 5.1.3.3 茶园主干道和支道内侧建排水沟,深度和宽度均不低于 0.20 m。 5.1.3.4 每 2 hm2~3 hm2 至少建设 1 个蓄水池,容量不少于 20 m3,宜建于排水沟出口处或排水不良积水 处。 5.1.3.5 宜建立节水灌溉系统,管道埋设深度不小于 35 cm,喷灌系统宜选用伸缩式喷头并布置于茶蓬 中间。 开垦清理 5.2.1 茶园开垦 5.2.1.1 茶园开垦应有利于水土保持,宜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