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05
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5523—2022
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技术规程
DB 13/T 5523—2022
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的苗木选择、造林地条件、营造技术、抚育管护及造林档案
的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抗虫转基因杨树造林与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895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DB13/T 1435 杨树速生丰产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抗虫转基因杨树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如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等)通过遗
传转化插入到杨树基因组中,使杨树获得抗虫性状,并经过生物安全评价获得商品化安全证书和林
木良种证书的品种。
靶标害虫
转抗虫基因林木中目的基因表达产物所针对的目标昆虫。
外源基因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插入并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的外源遗传物质,一般包括目的基因、载体
序列、启动子和终止子、标记基因或报告基因。
4 苗木选择
品种
选用抗虫转基因杨树,例如:世纪杨(抗虫杨12号)。
苗木质量
苗木生长良好,根系完整,无病虫害。胸径2.0 cm以上,苗高3.5 m以上。
苗木运输、假植
运苗时应注意先覆盖再运输,防止苗木失水。不能当天栽植的,应选背风阴向,安全无害的地
方进行假植后覆盖树体。
外源基因检测
对造林用苗木进行目的基因、选择标记基因等外源基因分子检测。按照3‰随机抽样检测,不足
1000株,抽取至少3株检测。
1
DB 13/T 5523—2022
5 造林地条件
选择地势较平坦、交通方便、宜于集约经营管理的造林地块。
土壤质地主要为沙壤、轻壤、壤土,土壤厚度不低于60 cm,土壤pH 值6~8,含盐量0.2 %以
下为佳。
水源条件好,能够保障灌溉供水为佳。
6 营造技术
整地
造林前应平整土地,整地宜采用机械带状整地,深度45 cm~50 cm。
基肥
2 2
造林前应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土杂肥为主,施基肥量50000 kg/hm ~100000 kg/hm ,也可
2 2
施复合肥,750 kg/hm ~1500 kg/hm 。
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宜为春季或秋末冬初。
造林密度
以培育单板类原料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模式(轮伐期8~12 年),初植株行距3 m
×5 m。以培育纤维类原料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模式(轮伐期5~7 年),株行距(3 m~
4 m)×(4 m~5 m)。根据树体生长情况适时间伐。
栽植
为保证苗木成活,宜随起苗、随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假植苗木,栽植前需浸水24 h以上。栽植
深度35 cm~45 cm,栽后扶正压实,灌水。
7 抚育管护
松土除草
1~3年生林,每年进行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3_T5333-2021NBT法检测果糖胺筛查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技术规范.pdf
- DB13_T5340-2021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41-2021高水分裹包苜蓿青贮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44-2021全株小麦青贮制作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48-2021大丽花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49-2021园林行道树培育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50-2021皂荚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51-2021沙地深栽节水造林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52-2021丝棉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
- DB13_T5353-2021油气井水基钻井液环保性能要求.pdf
- DB13_T5526-2022棉花铃病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
- DB13_T5530-2022油烟污染物的测定便携式激光散射法.pdf
- DB13_T5533-2022三倍体杜仲繁育技术规程.pdf
- DB13_T5534-2022太行山丘陵地区楝树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13_T5536-2022主要树种(组)二元立木材积生长率表.pdf
- DB13_T5538-20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β射线法.pdf
- DB13_T5539-2022基于土壤种子库的自然植被恢复技术规程.pdf
- DB13_T5540-2022麻杏石甘口服液提取操作规程.pdf
- DB13_T5541-2022设施蔬菜镉污染防控技术规程.pdf
- DB13_T5543-2022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建设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