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基于MYSQL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32467 1、题目概述? PAGEREF _Toc32467 3
HYPERLINK \l _Toc22144 2、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22144 3
HYPERLINK \l _Toc23970 2。1功能需求 PAGEREF _Toc23970 3
HYPERLINK \l _Toc7149 2、2数据需求 PAGEREF _Toc7149 4
HYPERLINK \l _Toc11109 2、3 数据安全与约束? PAGEREF _Toc11109 4
HYPERLINK \l _Toc3491 2、4 数据流图? PAGEREF _Toc3491 5
HYPERLINK \l _Toc9700 3、概要设计 PAGEREF _Toc9700 6
HYPERLINK \l _Toc3428 3、1 实体及联系 28 6
HYPERLINK \l _Toc16010 3、2 ER图 PAGEREF _Toc16010 6
HYPERLINK \l _Toc19158 4。逻辑结构设计 PAGEREF _Toc19158 9
HYPERLINK \l _Toc679 4、1 数据库模型? PAGEREF _Toc679 9
HYPERLINK \l _Toc20805 4、2 数据库模型函数依赖集? PAGEREF _Toc20805 10
HYPERLINK \l _Toc7850 5、程序设计 PAGEREF _Toc7850 12
HYPERLINK \l _Toc30827 5、1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PAGEREF _Toc30827 12
HYPERLINK \l _Toc7238 5。2主要模块的功能描述? PAGEREF _Toc7238 12
HYPERLINK \l _Toc30862 5、3数据库源代码 PAGEREF _Toc30862 13
HYPERLINK \l _Toc15004 5、3、1数据库表设计? PAGEREF _Toc15004 13
HYPERLINK \l _Toc9329 5、3。2数据初始化? PAGEREF _Toc9329 15
HYPERLINK \l _Toc30946 5。3、3单表查询? PAGEREF _Toc30946 17
HYPERLINK \l _Toc8173 5。3。4借书操作 PAGEREF _Toc8173 18
HYPERLINK \l _Toc28452 5、3、5超期处理? PAGEREF _Toc28452 20
HYPERLINK \l _Toc24619 5、3、6还书操作 PAGEREF _Toc24619 21
HYPERLINK \l _Toc11781 5。3、7书籍状态 PAGEREF _Toc11781 23
HYPERLINK \l _Toc27350 5。3、8读者状态? PAGEREF _Toc27350 24
HYPERLINK \l _Toc26041 6。运行环境描述 6041 26
HYPERLINK \l _Toc13249 6、1选择语言? PAGEREF _Toc13249 26
HYPERLINK \l _Toc21893 6、1。1 SQL语言的特点? PAGEREF _Toc21893 26
13522 6、1、2 SQL功能与特性? PAGEREF _Toc13522 26
HYPERLINK \l _Toc20619 6。1。3 UML语言的特点? PAGEREF _Toc20619 27
HYPERLINK \l _Toc31284 6。2选择数据库? PAGEREF _Toc31284 27
HYPERLINK \l _Toc18860 7、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8860 28
?
1、题目概述
在对该校的图书馆进行调研时发现,图书馆内的部分工作采纳的依然手工操作,管理起来效率低下,对师生对图书的需求意图了解不够充分,不能及时的查询各类图书的存储状况等;图书的动态调整缓慢,不利于满足师生对图书的借阅需求。手工操作存在大量的弊端,例如一些人为因素,手动操作经常造成图书数据的遗漏和误报等。
学校图书馆为了提高管理和借阅效率,决定采纳计算机管理,经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交谈,得知:
学校师生必须在图书馆先办理借阅证,然后方可借阅图书资料。
图书馆对书籍原来有一套卡片登记制度,现在需要将其查询功能移植入计算机(当然相应地也必须建立图书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