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实验;实验一、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及种群内分布型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误差估计法;平均值滑动法;t值计算法;;;种群内分布型分析表 ;;三、实验步骤 (模拟实验);四、作业;;实验二、标志重捕法和去除取样法调查种群数量;二、实验原理;;林可指数法计算公式;注意事项:;;去除取样法的假定条件;去除取样法实验记录表 ;去除取样法计算公式:;;三、实验步骤;;去除取样法室内实验;;四、作业;实验三、捕食者的功能反应测定(Holling圆盘试验)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作业;实验四、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α多样性指数;相似性分析;Jaccard相似性系数
S=2c/(a+b)
其中S为两个群落的相似性系数,c为两个群落共有物种数,a、b分别为两个群落的物种数。
最低百分比相似性系数
PS=∑Pi·min
式中Pi = Ni/N;聚类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 ;;;;;;;;;三、实验步骤;建议:;四、作业;实验五、种间关联 ;二、实验原理;;样方法;;无样方法;;;;三、实验步骤;;四、作业;实验六、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作业;生 态 学;;绪 论;0. 1 生态学的定义;0. 2 生态学研究历史 ;0.2.4 现代生态学特点及发展趋势 ;现代生态学发展趋势;0. 3 生态学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0.3.1 生态学研究内容;;0.3.2 生态学分支学科;;0. 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 1 章
生物与环境;1.1 环境与生态因子
1.2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1.3 光及其生态作用
1.4 温度及其生态作用
1.5 水及其生态作用
1.6 土壤因素及其生态作用;1.1 环境与生态因子;;1.1.3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1.2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1.2.1 限制因子与生物耐受限度;1 利比希法则(最小因子法则);2 限制因子法则;3 耐受性法则;;耐受性法则的补充;;1.2.2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休眠的动物生理变化;休眠的生物学意义;;1.2.3 适应组合;适应组合例一:;适应组合例二:;1.2.4 辐射适应和趋同适应;;1.3 光及其生态作用;1.3.2 影响光照的因素;;;;1.3.3 光的生态作用;;;;;;3. 光对动物的生态作用;;;;;4. 光因子主导的动物生态类型;1.4 温度及其生态作用;1.4.1 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1.4.2 温度与动物生态类型;1.4.3 温度对生物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有效积温法则的局限性;2. 酶反应速率与温度系数;3. 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寿命;1.4.4 节律性变温对生物的影响;2. 温度年变化的影响;1.4.5 极端温度与生物;2. 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 2)生理适应 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及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防止原生质萎缩和蛋白质凝固,增强抗寒能力。
动物则靠增加体内产热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
局部异温性,即动物的四肢、尾、吻、外耳等部位温度降低, 低于体躯中央的温度,并且身体中央温暖的血液很少流到这些部位,从而使这些隔热不良的部位不至于大量散失体热。另有些动物可通过耐受冻结或处于超冷状态而避免冷伤害。
3)行为适应 主要表现为休眠和迁移。;4. 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1.4.6 温度与生物的地理分布;;1.5 水及其生态作用1.5.1 地球上水的分布与存在形式;;1.5.2 水的特性及其生态作用;;1.5.3 水的理化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5.4 植物对水的适应;;低温地区和低温季节,植物的吸水量和蒸腾量小,生长缓慢;高温地区和高温季节,植物的吸水量和蒸腾量大,生产量也大。
水与植物的生产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植物每生产1g干物质约需300~600g水。不同种类植物的需水量有所不同,如狗尾草需水285g,玉米为349g,小麦为557g,油菜为714g。;;;1.5.5 动物对水的适应;;;;;;1.6 土壤因素及其生态作用1.6.1 土壤的概念及其生态意义;;1.6.2 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1.6.3 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1.6.4 以土壤为主导的植物生态类型;1.6.5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2.5 种间关系;两种群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 ;2.5.1 种间竞争;1 竞争类型及其特点;2 竞争模型 ;竞争系数α意义分析:;竞争结局分析 ;图2-13 物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