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成都市七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卡.pdf

2022-2023学年成都市七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七中2022~2023 学年度下期高2025 届期末测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 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 题。 材料一: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 这个名词。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 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 帝与被称为“天师”的歧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 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 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 香”来称赞中医。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 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 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 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我们现在说的“中医”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 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 年,当时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 国医学命名为“中医”。 (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担负着除病济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着中国人认识 自然和宇宙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医学在秦汉时 期已经认识到疫病病因不同于普通疾病,并论述了疫病的传染性、传染方式以及潜伏期等内容。 在疫病防治学方面,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在战国时期就已 设有与清洁卫生有关的官职和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在汉代已经出现了通过消毒来防治疫病传播 的方法。中医还创造了疫病预防内服和外用方药,并形成了系统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中医药显示了明显疗效。据2020 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冠 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 万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 达到90%以上。 第 1 页 2.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强调了要重视人体自身调节功能, 但我们生病后也要对症吃药。 B. 中医药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防疫理论和技术体系,这为我国抗击新冠 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 中医药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具有模糊性和话语隔离性的替代医学,可见中医药很难被纳入 国际认可的科学体系中。 D. 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受到中医翻译水平的限制,因此解决中医名著的翻译问题是向国际传播 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任务。 3.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分) A. 中医文化蕴涵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将我国中医药文化总结为“仁和精诚”四字。 B. 在YouTube 、Instagram、Tiktok 上,以“guasha ”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大量外国人通过影 像和语言展示刮痧一周前后自身容貌的变化。 C. 在抗击非典疫情时,中医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病亡率、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