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历史课件: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

九年级下历史课件:3-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导入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面临着如何进行建设的挑战。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模式可遵循,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它们几乎只是论述如何夺取政权,而没有论及夺取政权以后该怎么办。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 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 @新经济政策 想一想: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背景 内容 意义 【1】经济因长期战争的破坏,亟待恢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时宜 征收粮食税 自由贸易 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1】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与市场作用 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今) 知识拓展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握党政大权。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工业化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爆发而被打断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提出要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方针提出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标志性工程: 第聂伯河水电站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斯大林:我们的国家正在变成金属的国家,汽车化的国家,拖拉机化的国家。 农业集体化 目的: 为适应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提出: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内容: 集体农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 在农庄内,土地为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 牲畜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成员集体劳动,按劳分配 农业集体化宣传画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现实中的农业集体化 资料3:1928年和1932年苏联的农产品产量 由于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手段,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下,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影响: 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粮食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废止。新的经济体制建立起来,被称为“斯大林体制” 形成 特征 影响 进步性 局限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