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东城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二)
语文试卷
2023.5
学校 班级 姓名 教育ID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和第24题前的方框必须用2B铅笔填涂,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你所在班级应学生会之约制作“品读农耕文明,传承千年文化”宣传折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内文一 引言
①中华文明自农耕开始,经历了五千年的时光淬炼,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mánɡ 。农耕文明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zhānɡ 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yán 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伏羲时代就有了耕种意识,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耕读文化得以建立,形成了以“耕”为手段,“读”为价值核心,为生存而耕,为济世而读的微观教育形态。“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秀传统和乡土文化lún 理深深浸入民族血液中。
1. “济世”的“济”有救济的意思,应读作“____”(写拼音)。
2. 有同学对文段画线处字的写法有疑问,帮助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 “光mánɡ”在文中的意思是“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应写作“光茫”。
B. “zhānɡ显”有“鲜明地显示”的意思,应写作“张显”。
C. “沿”有“顺着”的意思,因此“yán续”应写作“沿续”。
D. “lún理”在文中有“道德准则”的意思,应写作“伦理”。
内文二 文明起源与农耕的关联
①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随着原始种植业、畜牧业的出现与发展,早期的农耕文明产生。到了一定程度后,作为人类文明象征的国家、城市与文字才开始出现。所以说, ①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耕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程中,华夏先民们学会了栽培植物、驯养动物,发明了陶器、青铜器和铁器,修造了农具、堰坝和民居,创制了历法,创作了农谚、民谣和民歌—— ② ,形成了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
3. 下面是“农耕”一词书法作品,根据字体特点和上面文字,为版面设计选择合适的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4. 大家对文段两处横线应填入句子产生了争议,帮助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①农耕奠定了文明基础 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交相辉映
B. ①文明奠定了农耕的基础 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辉映
C. ①农耕奠定了文明的基础 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辉映
D. ①文明奠定了农耕的基础 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交相辉映
内文三 农耕文化的千年传承
①考古资料表明,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出现,直接推动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农具从木头、石头发展为了铁器、金属制品,原始的刀耕火种变成了铁犁牛耕。随着社会出现分工,耕读文化开始兴起。到了秦汉时期,古代农耕经济进入了繁荣期。隋唐时期,实施科举制度的,耕读文化开始兴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半为儒者半为农”,落榜子弟依旧可以回到乡村过着半读半耕的乡居生活。到了宋代,耕读文化逐渐走向成熟。士大夫读书之余会去耕作,而农民耕作之余教导子弟读书。苏轼就曾自称为识字的耕田夫。“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一大特色。
②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犹如一首低回婉转的歌谣,唱出了民族的情怀与自信。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农业文明让世人叹为观止,它使得中国农耕文化千百年来领先世界。
5. 有同学认为文中画线语句表达不妥,帮助选择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A. 中国农耕的历史犹如一首感情细腻的诗篇
B. 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犹如一首厚重澎湃的歌谣
C. 中国农耕的历史犹如一首厚重澎湃的歌谣
D. 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犹如一首感情细腻的诗篇
6. 在文段方框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7. 不少文学作品有着农耕文化的痕迹:文段提到的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也曾耕田劳作,学过的小品文《 ①_________》就写于这一时期; ②_____________(填作家名)的作品《骆驼祥子》中主人公进城拉车之前也曾在乡间务农。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共4分)
8. 第默写。⑴~⑶题任选两题作答,第⑷题必答,所有试题须按序作答。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扬中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河北省定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实验班).docx
- 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辽宁省铁岭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