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检测题.docVIP

八上历史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检测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上历史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检测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材料中的“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B.曾国藩C.洪秀全D.詹天佑 2.(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以下是江南制造总局大事记(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江南制造总局() 日期 大事 1865年 李鸿章筹措经费54万余两,购买美国商人的旗记铁厂,并从美国买回机器,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7年 迁址扩建,设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等,每天生产毛瑟枪杆15支,12磅开花弹100发;附设翻译馆,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 1898年 设立工艺学堂,学生学习机械、化学等 1905年 仿造德国克虏伯式山炮成功 ①属于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②培养了掌握近代科技的人才 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被停办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清朝江苏巡抚吴元炳上奏:“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为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发展铁路交通 C.创办近代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B.创办京师大学堂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D.创办轮船招商局 5.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遇到各国在华轮船公司的恶性竞争。基于此,清廷对轮船招商局加大扶助:官方贷款“分年还本,缓缴利息”“沿江沿海各省,遇有海运官物,应需轮船装运者,统归局船照章承运”。最后在竞争中损失惨重的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在1878年与轮船招商局达成妥协,签订了“齐价合同”。材料主要说明() A.清朝政府积极对外开展商战 B.民用企业发展形势乐观 C.轮船招商局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D.近代工业成长需要政府扶持 6.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国;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它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它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它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它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7.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 8.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日《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摇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出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10.光绪二十年,晚清士大夫黄绍箕连续上了《劾海军罪帅公疏》《阻议和遣使公疏》《豫争和款割地公疏》等奏折,其目的是反对() A.签订《南京条约》B.沙俄割占我国北方领土 C.签订《马关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公车上书 1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广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文档评论(0)

158****74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