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森林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为例.pdfVIP

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森林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9): 1735-174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森林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研究 ——以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为例 吴胜义 1, 2 ,王飞1, 2* ,徐干君1, 2 ,马浩1, 2 ,党禹杰1, 2 ,吴菲1, 2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陕西 西安 710048 ;2. 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8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研究分析洛须自然 保护区森林资源碳储量结构特征,有利于揭示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对于提升区域森林生态 系统保护管理水平和开展森林经营碳汇具有重要意义。洛须自然保护区内不仅分布着重要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川西云杉 (Picea likiangensis var. rubescens )和高山柏(Juniperus squamata )等暗针叶林,还广泛分布着高山柳(Salix cupularis )、小 叶杜鹃(Rhododendron parvifolium )等灌木林。以2019 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基础,叠加森林矢量数据与 DEM 数 据,通过应用生物量转换和扩展方法,并结合 GIS 空间分析,探究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针叶林 −2 ,灌木林碳储量 81 228.9 t、碳密度 2.9 t·hm−2 ,是主要的森林碳储量贡献者。乔木林中, 碳储量 138 067.7 t、碳密度 11.8 t·hm 成熟林碳储量最大,占 42.2% ;川西云杉林碳储量 76 800.3 t、碳密度 33.9 t·hm−2 ,高山柏林碳储量 61 267.4 t、碳密度 6.1 t·hm−2 。 针叶林碳储量集中在 3 701—4 300 m 之间,占针叶林总碳储量的 95.2% ;灌木林碳储量集中在 4 101—4 700 m 之间,占灌木 林总碳储量的 79.7%。针叶林碳储量集中在陡、急、险坡,占针叶林总碳储量的 97.2% ;急坡、陡坡、险坡碳储量和碳密度 均位列针叶林前 3 位。灌木林碳储量集中在 26°—45°之间,占灌木林总碳储量的 80.3%。针叶林森林碳储量在阳坡、半阳坡 与阴坡、半阴坡比例接近,分别为 51.5%、48.5% ;阴坡、半阴坡碳密度明显高于阳坡、半阳坡。灌木林碳储量以阴坡、半 阴坡为主,占灌木林总碳储量的 67.4%。洛须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垂直分异明显,陡、急、险坡碳储量贡献大, 阴坡、阳坡整体均衡。乔木中幼林比重大,森林碳密度水平较低,分类经营、科学施策是提升区域森林固碳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高山峡谷区;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GIS ;空间分布 DOI: 10.16258/ki.1674-5906.2022.09.003 中图分类号:S750; X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22 )09-1735-10 引用格式:吴胜义, 王飞, 徐干君, 马浩, 党禹杰, 吴菲, 2022. 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森林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四川洛须 自然保护区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31(9): 1735-1744. WU Shengyi, WANG Fei, XU Ganjun, MA Hao, DANG Yujie, WU Fei, 2022. Study on forest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alpine gorge region of northwest Sichuan: Take Sichuan Luoxu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31(9): 1735-174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不仅为人类提供了 田汉勤等,2007 ;杨晓菲等,2011 ;王兴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