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7B 04DB37山 東东省地方标准DB37/(瓶)栽食用菌通用测产方法The general ways for evaluating the yield of edible fungi cultivated with bag or bottle2010-08-31发布2010-10-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 T 1653—2010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食用菌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鲁长、张安盛、张柏松、单洪涛、黄春燕、孟庆水、赵淑芳、高霞。I
DB37/ T 1653—2010袋(瓶)栽食用菌测产通用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袋(瓶)式裁培食用菌鲜菇(耳)测产通用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平菇(Pleurotusostrertus)、金针菇(Flawu/inavelutipe),香菇(Lentinulaedodes)、黑本耳(Auriculariauricula),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银耳(Tremellafucifowis)、模头菌(Hericiwerinaceus)、滑菇(Pho/iotanauelio)、黄伞(Pho/iotaadiposa)、鸡腿菇(Coprinuscomtus)、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阿魏薯(Pleurotusferulae),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榆黄薯(Pleurotuscitrinopileatus),鲍鱼菇(Pleurotusabalonus),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lea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茶树菇(Agrocybe chaxinggu),真姬菇(flypsizigusaarmoreus),灰树花(Grifolafrondosa)、大杯覃(Clitocybemaxima),巨大口薯(Tricho/ogiganteum)、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等袋(瓶)式裁培食用菌的鲜菇(耳)测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GB12728食用菌术语GB/T21125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NY/T 1098食用菌品种描透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12728和NY/T109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t测产条件4.1栽培小区(组)栽培现场完整,小区(组)设置应规范,随机排列,小区内栽培袋(瓶)装料数量基本一致,裁培品种明确且相同,子实体均为第一在菇,其中70%以上达到该菇种成熟采收程度,且本次测产现场为第一次采收。不同处理小区除栽培处理因素差异外,其它环境、设施与栽培管理条件相同,栽培数量符合GB/T 21125的要求。4.2鲜菇质量待测食用菌鲜菇(耳)感官质量符合GB7096的要求。
DB37/ T 1653—20105测产方法5.1测产现场记录对待测产袋(瓶)裁食用菌现场的裁培设施、裁培数量、裁培品种、培养料配方、每小区装(瓶)数、每袋(瓶)装干料重量、出菇方式、出菇茬次等进行详细记录,5.2测产取样方法根据不同种类食用菌的栽培出菇方式,对裁培处理各待测重复小区分别取样,每栽培小区(组)自然均衡选定5点,每点取样5袋(瓶)成熟子实体,全部采收,逐袋(瓶)分别称重记永,5.3单产和生物学效率计算方法实测鲜菇(耳)总重(g)×0.90单产[g/袋(瓶)]=+后茬菇(耳)估测产量[g/袋(瓶)]取样总袭(瓶)数(个)其中:0.90为商品菇系数。采收总茬数为23茬的,后茬菇估测产量按总产量的30%40%计:采收总茬数为4~6茬的,后菇估测产量按总产量的50%60%计。单袋(瓶)鲜菇(耳)平均产量[g/袋(瓶)】生物学效率(%)=X 100%单袋(瓶)平均装干料重[g/袋(瓶)]其中:单袋(瓶)产量可以为第一茬鲜菇(耳)单产,也可以为多茬菇(耳)合计单产。5.4测产结果统计方法对不同裁培小区(组)分别计算食用菌鲜菇(耳)的单产水平和生物学效率,同一裁培处理各重复小区统计其平均数,本次实测鲜菇(耳)单产与同茬菇(耳)不同次实测记录允许误差为5%以内,计算比较不同处理间单产增产率和生物学效率提高幅度。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T 9178.2-1999水压机上自由锻件 复杂程度分类及折合系数.pdf
- MH_T 1059-2014航空运输活体动物逃逸应急处置规范.pdf
- LY 1337-1999板栗丰产林.pdf
- JBT 3163-1999斜辊式管材矫正机 技术条件.pdf
- DL_T 1825-2018六氟化硫在线湿度测量装置校验 静态法.pdf
- HJT 409-2007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pdf
- DB37_T 2531.4-2014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数据规范 行政征收.pdf
- JB_T 6628-2016柔性石墨复合增强(板)垫.pdf
- LY_T 1324-2019栲胶原料.pdf
- EJT 1025-1996肾功能检测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