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7 即事(景)抒怀诗(解析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题型细化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VIP

考点07 即事(景)抒怀诗(解析版)-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题型细化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题型细化专项训练 考点07 即事(景)抒怀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六句用虚实结合手法,写出诗人前年、去年、今年三年的变化。 B.五六句“最堪笑”“羞自照”写出了诗人面对颓唐处境时的自嘲。 C.诗人“得酒”而“狂”、“脱帽”而“大叫”的行为暗含着无奈之情。 D.诗歌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用“风雨”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2.有人认为本诗“以豪壮的气概,映照深沉的悲痛”,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A 2.①“豪壮气概”表现为在如山的白浪中“脍鲸东海”,在寒夜“急雪”中射虎南山,选取典型的“壮举”来突出曾经的“豪情”,豪壮非凡; ②“深沉的悲痛”表现为当前处境颓唐,华发苍颜,只能苦中作乐的无奈;逆胡未灭内心难平,壮志难酬失地难收的不甘与愤懑。 ③以过去的豪情壮举来衬托当前的无奈愤懑,更显刻骨的沉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写出诗人前年、去年、今年三年的变化”错误。“前年”“去年”“今年”并非具体时间,并不确指三年。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前四句“脍鲸东海”,陆游壮年怀抱救国壮志,不但学文,亦曾习武,颇有臂力,有南山射虎之事。在“白浪如山”中“脍鲸东海”,在南山射虎,直到寒夜始归,“急雪”洒满了“貂裘”。前四句选取极其典型的“壮举”来突出以前的“豪情”,豪壮非凡。中间四句写当前,诗篇由豪壮过渡到沉痛。 “摧颓”“华发苍颜”表现出当前处境的颓唐,“谁知”二句转向豪壮,但“狂”有赖于“得酒”,“脱帽”只是向人“大叫”,看出作者只能无奈挣扎,苦中作乐强颜欢笑。“逆胡未灭”是诗人“心未平”的根源,作者终其一生希望抗敌复土,豪壮的气概与沉痛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挂在床头的“孤剑”,有如亲密的战友,与诗人同有“不平”之感,发出“铿然”的响声,衬托出诗人的沉痛。 “破驿”二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沉痛心情,不能灭敌,愤恨难消,寄身“破驿”之中,“梦回”之后,正是“三更”时分,听着“打窗”的“风雨”之声,看着“欲死”的昏灯,何等凄凉。与前面的豪情壮举对照,这种凄凉更觉难堪,显示了刻骨的沉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人才 [宋]毛珝① 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 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 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 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②。 [注]①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②“抱膝”句:《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首句开门见山阐明人才的重要性,呼应了题目,下笔直露。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边境局势之紧张。 C.尾联用典,作者用诸葛亮奇智超绝对比自己才华平庸,苦闷至极。 D.本诗语言质朴,抒情直切,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风有相似之处。 4.在“治安”方面,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才观? 【答案】3.C 4.①人才是维护社会安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②争创高素质人才队伍:“学关世道”“业晓农家”。 ③朝廷用人应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作者用诸葛亮奇智超绝对比自己才华平庸”错误。尾联用典,作者以诸葛亮自比,自视为“奇男子”,从而表达无路请缨的苦闷。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首联“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强调了人才是维护社会安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的观点。。 ②颔联“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中的“学关世道”是指要学会各种军事、政治等才能,“业晓农家”是指要通晓农业上的事情,只有精通这些,才能成为人才,表达出作者希望争创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观点。 ③最后,作者在颈联提到“国力在兵堪用少”,指的是在国家需要人才兵力时,才发现人才不足,表达出作者希望国家要尽可能多挖掘人才的观点;尾联用典,作者以诸葛亮自比,自视为“奇男子”,表达自己敬佩诸葛亮,从而表达无路请缨的苦闷,表达出作者希望朝廷用人应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书事(其一) (宋)陆游① 剑南②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 芼羹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