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3571-2020CN芦笋茎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NY_T 3571-2020CN芦笋茎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_65.020B 16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571—2020芦笋茎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on asparagus stem blight2020-03-20 发布2020-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NY/T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芦茎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邮政编码:100125网址;www, ccap. com. cn)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剧厂印剧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880mmX1230mm 1/16印张0.75字数15千字2020年6月第1版2020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则书号:16109·8092定价;20.00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NY/T报电话:(010 NY/T 3571—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岛海关。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湘民、杨迎青、兰波、钟玲、易克贤、陈建、孙强、陈洪凡、张顺梁I NY/T 3571—2020芦笋茎枯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芦笋抗基枯病(asparagusstemblight)病原物接种体制备、抗病性鉴定和抗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芦笋品种及种质资源对茎枯病抗性鉴定,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芦笋茎病asparagus stem blight芦笋茎枯病是由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asparagi(Sece.)Bubak」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特征参见附录A。2. 2接种体inoculum用于人工接种鉴定用的能够侵染芦笋并引起蒸枯病的天门冬拟茎点霉(P.asparagi)分生孢子悬浮液。2. 3人工接种artificial inoculation在适宜发病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人工紫殖的接种体接种于植物体适当部位的过程。2. 4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将发病率与严重程度结合起来,全面反映病害发生程度的综合指标。2. 5抗性评价resistanceevaluation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3病原物接种体制备3.1病原物分离将采集的芦笋茎枯病新鲜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部的基枯病菌,用PDA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保存在培养基斜面试管中备用,PDA培养基具体配制和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3.2接种体制备病原菌在含PDA培养基试管里率天光照下培养7d~10d,转接到含PDA培养基的培养血平板上同样条件下扩大培养5d~8d,然后在全天黑光灯下光照培养8d~12d,用无菌水洗下拖子,将接种孢子液用0.1%吐温-20调至每毫升1X×10*个备用。以上菌株培养及产范均在25℃~28℃下进行。3.3病原菌保存采用声笋组织保存法。将直径为5mm的菌块5块,接入高压灭菌的装有芦笋组织的三角瓶中(将芦笋的茎秆基部切成5mm×5mm的方块),在25℃~28℃下培养7d~10d后,分装于160℃干热灭菌的牛皮纸内,封口。4抗病性鉴定4.1芦笋苗的培育4.1.1培养体的准备1 NY/T 3571—2020芦笋栽培土于160℃干热灭菌120min。冷却至室温后,填充进培养体中。4.1.2播种芦笋种子催芽后播于培养钵中,每品种设5个重复,每重复播10体,每钵播3粒种子。4.1.3栽培管理5℃~28℃温室内自然光照下裁培,每天早上、榜晚各浇水1次。接种前检查苗情,应保持苗情健壮。4.2接种和保湿培养4.2.1接种待芦笋苗长至15cm~18cm高,用配置好的孢子液(参见3.2)进行人工喷雾接种。4.2.2保湿培养在25℃~28℃、90%~100%相对湿度下暗箱培养2d,之后在自然光照下的温室内继续生长8d~10d,至感病对照充分发病后进行病情调查。4.3病情分级病情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述见表1。表1芦等茎枯病病情分级标准病情级别症状损达0无症状反应-发病面积株冠植株主基及侧枝面积的10%10%株冠植袜主基及制枝面积发病面积30为袜冠植梯主蒸及侧枝面积530头株冠核株主基及解校面积发病面积≤50%株冠植袜主案及侧枝而积发病面积50%棘冠植橡主基及侧技面积4.4病情调查按照表1的分级标准对各处理各重复的芦笋病株进行病情调查,病情调查记载表格式参见附录C。4.5病情指数按式(1)计算。E(sXn)DINXSX 100(1)式中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