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惟演《无题三首其一》“误语成疑意已伤,
春山低敛翠眉长”全诗赏析
无题三首其一
钱惟演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⑵。
鄂君绣被朝犹掩⑶,荀令薰炉冷自香⑷。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⑸。
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注释:
⑴无题:没有标题。无题诗始于唐代李商隐。
⑵春山:指眉。
⑶鄂君: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
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
⑷“荀令”句: 史载荀彧为人伟美有仪容,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
气。《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之后“留香荀令”与“掷
果潘郎”一样,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
⑸燕凤、息侯:代指过去的情人。
赏析:
1
《无题三首》是宋代诗人钱惟演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写女子的爱情
纠葛,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此诗活用典故与句法,运用巧妙,言简
意长,耐人寻味。在布局上,先造成悬念,前四句引而不发,直至颈
联方打转,呼应首句,点明本末缘由,尾联合拢,前后照应。全诗包
蕴密致而舒回迂徐,尤能切合当事人潜流的思绪。
无题诗始自晚唐李商隐。大抵以隐衷不便直述,故权以“无题”标目。
历来以解无题诗为难。盖以既无标题,则归趣难求,往往只能见仁见
智,此其一;又李商隐的无题诗,推衍楚辞余绪,芳草美人,时有寓
托,此其二。元好问曾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主要
就指的无题一类诗作。故欲解钱惟演此诗,读者应当先了解此二节。
按钱惟演这三首无题诗是酬和杨亿之作。既为唱和,则没有不便对他
人所言的意思,大致上是模仿李商隐的体裁,而同咏一事。
这组诗的第一首诗实写一女子的爱情纠葛。
“误语成疑意已伤”,按杨亿原作之一:“才断歌云成梦雨,斗回笑电
作雷霆。”可知此女子与当时的爱人原本相恩爱,然而因自己无意间
说错了括,引起猜疑,欢笑顿然变作雷霆之怒。杨诗又说“不待萱苏
蠲薄怒,闲阶斗雀有遗翎”,说的是其爱人发怒的意思,虽有忘忧的
萱草,亦未可缓解,因此这女子只得独自神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她低首蹙额,那涂着黛翠的修眉,如同春山般秀美,如今却也染上了
一抹薄雾愁云。相传卓文君容貌娇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
2
蓉” (《西京杂记》),又传西施常患心痛,以手捧心,眉尖若蹙,二句
合用二典,刻画出含愁佳人楚楚可怜的情态。
《说苑·善说》记鄂君子皙泛舟于中流,为他摇桨的越女歌道:“今夕
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问舟……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乃掩修袂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又
东汉荀彧是有名的美男子,他曾为尚书令,人称荀令君,《襄阳记》
载其衣带生香,“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三四二句用此二典,承上而
言,朝来还是唱随绸缪,恩爱犹如鄂君之与越女,而曾几何时,“斗
回笑电作雷霆,他已一怒而去,只剩得他常日熏衣的香炉中的氤氲余
香在勾起无尽的忆念。
“有限”、“无言”二句,继写女子的幽思并暗点这一场纠葛的原由。《飞
燕外传》记汉成帝后赵飞燕与其妹一起私通官奴燕赤凤,争风反目,
遂为先帝察觉。《左传》记楚国灭息国,载息夫人归,她三年不说话,
楚王问她,她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诗中“燕凤”、“息侯”均代指女子过去的情人。这两句说,自己现在含
恨抱愁,并非因恋着过去的情人,而默默无言亦非为思念以往的恋情。
因此,“误语”一句,原来是她对爱人戏说起旧时的情人,所谓“误”,
这个情人可能并不是真有其人,而大抵为有失考虑的戏言。
然而一时的失误,却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古今注》说:“欲蠲人之忿,
则赠之青堂,青堂一名合欢,合欢则忘忿。”又“丁香体柔弱,乱结枝
犹垫” (杜甫《江头四咏·丁香》),因此一直作为愁结不解的象征,李
3
商隐诗即说“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代赠》)。此刻,
这女子纵有合欢在手,亦不能消去爱人的忿怒,而空落得满腹排遣不
去的愁怨,正如杨亿原诗之二所说“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
魂”,子是她只得独处烛光似泪的空房而凄切怅惘。
此诗虽然没有深刻的寄托,然而在表现手法上却深得李商隐无题诗的
神韵。张采田评李商隐诗说“哀感沉绵刀、“宛转动情” (《李义山诗辨
正·无题》),钱惟演此诗从造型、布局两方面都较完美地体现了这一
特色。
此诗活用典故与句法,运用巧妙,言简意长,耐人寻味。如“春山”句
合用卓文君、西施二典,将美与愁相揉合,又以“翠眉长”作垫,女子
楚楚可怜的神态毕现。中间二联,上下句均各用一典。二联上句正用,
下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