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桂枝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研究.docxVIP

《伤寒论》中桂枝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中桂枝量效关系及配伍用药规律研究 桂枝是樟科植物的一种干燥的肉桂科植物。它的皮肤是经过处理的。适合亚热带地区的无霜环境。主要产于广西、广东和云南。《神农本草经》称之为牡桂, 归于上品, “味辛温。主上气咳逆, 结气喉痹, 吐吸, 利关节, 补中益气。”柯琴《伤寒附翼》谓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 因此对桂枝的剂量和配伍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伤寒论》方剂临床疗效卓著、享誉古今, 其药物使用极为精准, 加减均讲究严格法度, 而其剂量的使用更为灵活。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原文中药物使用规律, 是还原《伤寒论》原意的直接途径, 可避免其他学说解释而造成的内容牵强。宋本《伤寒论》是古代第一版官定的标准本,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分析《伤寒论》含桂枝方剂的组方归经、桂枝的剂量、药味数、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及桂枝单次用量, 探讨其量效关系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宋本《伤寒论》 1.2 剂量转换类方证 桂枝组方的归经依据《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 根据考证东汉时期1两=24铢=13.80 g, 1斗=10升, 1升=200 m L进行剂量转换 1.3 单次服用水量和桂枝单次用量的关系 (1) 桂枝组方的归经、桂枝的剂量、药味数、用水量、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服用次数、桂枝单次用量。桂枝单次用量=单次服用水量÷用水量×桂枝剂量。 (2) 桂枝剂量、桂枝单次用量分别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3) 桂枝作为主药或者非主药时与炙甘草、芍药、麻黄、茯苓、柴胡配伍时的使用剂量。 1.4 统计学检验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经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用 2 结果 2.1 阴病、少阴病、少阴病 含有桂枝的方剂共40首, 占全部113首方剂的35.40%。从六经分布来看, 含桂枝方剂分布依次为太阳太阴病12首 (30.00%) 、太阳病9首 (22.50%) , 太阳阳明病6首 (15.00%) 、厥阴病4首 (10.00%) , 少阴病3首 (7.50%) 、太阳太阴阳明病3首 (7.50%) 、少阴太阴病1首 (2.50%) 、太阳少阳病1首 (2.50%) 、太阳少阳阳明病1首 (2.50%) 。其中单经方16首 (40.00%) 、二经方20首 (50.00%) 、三经方4首 (10.00%) 。从阴阳来看, 其中阳经方证17首 (42.50%) , 阴经方证15首 (37.50%) , 阴阳合经方证8首 (20.00%) 。 2.2 药味数、用水量 37首含桂枝方剂剂量情况见表1。二元相关性分析显示, 桂枝单次用量与药味数、用水量均密切相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P=0.004) , 而与剩余水量、单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数无明显相关性 (P=0.103, P=0.183, P=0.860) 。 2.3 桂枝是否为主药相关因素 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 仅桂枝单次用量、剩余水量和服用次数进入模型, 其中桂枝是否为主药与桂枝单次用量和服用次数关系密切 (P=0.008, P=0.043) , 见表2。 2.4 桂枝为非主药时的细药成分及药味数 37首含桂枝方剂中桂枝为主药13首 (35.14%) 、为非主药27首 (64.86%) 。桂枝为非主药时的桂枝单次服用剂量、药味数与其作为主药时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 P=0.033) , 见表3。组方为6味药, 每日2次, 如桂枝为主药其服用剂量为16.2 g (≈16 g) , 如为非主药则服药剂量为6.36 g (≈6 g) 。 2.4.1 桂加味剂为非主药时的药味数 11首桂枝配伍炙甘草方剂中桂枝为主药时的桂枝单次用量明显高于桂枝为非主药时 (P=0.046) , 而药味数明显低于桂枝为非主药时 (P=0.043) , 见表4。组方为6味药, 每日2次, 如桂枝为主药其服药剂量为24.84 g (≈25 g) , 如为非主药则服药剂量为6.24 g (≈6 g) 。 2.4.2 药时比较总参数 11首桂枝配伍芍药方剂中桂枝为主药时的桂枝单次用量和药味数与桂枝为非主药时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82, P=0.383) , 见表5。组方为6味药, 每日2次, 如桂枝为主药其服药剂量为13.56 g (≈14 g) , 如为非主药则服药剂量为8.40 g (≈8 g) 。 2.4.3 药比较无明显差异 9首桂枝配伍麻黄方剂中桂枝为主药的桂枝单次用量和药味数与桂枝为非主药比较无明显差异 (P=0.245, P=0.714) , 见表6。组方为6味药, 每日2次, 如桂枝为主药其服药剂量为6.36 g (≈6 g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