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3821-2019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pdf

DB37_T 3821-2019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1. 220B 41DB37山 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821—2019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novel duck reovirus disease2019-12-24发布2020-01-24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 3821—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可响、宋敏训、李玉峰、马秀丽、刘存霞、姜亦飞、胡峰、元丽红、黄兵、郭效珍、刘玉山。I DB37/T 3821—2019附录B(资料性附录)典型扩增曲线示意图典型扩增曲线示意图见图B.1。2.8002.1001.4001-20.7000.000-242.4-4.008.0012.0016.0020.0000°*z28.0032.00009C40.0044.00Cycle说明:1-一阳性对照:2——临床样品1;3-临床样品2:4一一阴性对照.图B. 1典型扩增曲线示意图 DB37/T 3821—2019附录C(资料性附录)RT-LAMP结果示意图RT-LAMP结果示意图见图C.1。12m4说明:1-一阳性对照:2——临床样品1:3——临床样品2:4一一阴性对照.图C.1RT-LAMP结果示意图10 DB37/T 3821—2019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的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和综合判定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Y/T 541善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又称“肉鸭脾坏死症”、“蓄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由鸭新型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多品种雍鸭脾4临床诊断4.1流行病学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鸭均可发病,如樱桃谷鸭、麻鸭、番鸭、半番鸭等:发病日龄一般为5~25日龄,其中以5~10日龄居多,病程5~7天,4.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发育不良,部分拉白色稀粪,一般不会出现神经症状,容易维发鸭疫重默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发病率5%~35%,死亡率20%以下。4.3病理变化脾脏表面出血或坏死是其主要病变特征。4.4结果判定 DB37/T 3821—2019符合4.1流行病学特征,病鸭出现4.2临床症状和4.3病理变化,可判为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疑似病例,应进行实验室确诊。5实验室诊断除非另有规定,实验室诊断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符合GB/T6682二级水的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按照GB19489执行。5.1#病原分离鉴定5.1.1仪器和设备5.1.1.1高速冷冻离心机5. 1. 1. 2恒温培养箱。5. 1. 2试剂或材料5.1.2.1青链霉素(青霉素10000IU/ml,链莓素10000Hg/mL)。5. 1. 2. 20.22m微孔滤器。5.1. 2. 38日龄9日龄鸭新型呼肠弧病毒抗体阴性鸭胚5.1.3病料处理按NY/T541要求无菌采集发病鸭的脾脏1g~2g,加入10倍体积生理盐水和终浓度2000IU/mL的青链毒素,剪碎后充分研磨,反复冻融2次~3次,8000×g离心20min,取上清液用0.22m微孔滤器过滤,经菌检无菌后用于病原分离。5.1.4操作步骤5.1.4.1取5.1.3中处理好的上清液经尿囊腔接种8日龄~9日龄鸭新型呼肠孤病毒抗体阴性鸭胚0.1mL/枚,共5枚。封口后置于37℃恒温箱继续孵化,每日照胚两次,记录鸭胚死亡情况,观察到第6天。5. 1. 4. 2弃掉接种后24h内死亡的鸭胚,若接种6天内鸭胚出现死亡,则收集死亡鸭胚的尿囊液,用5.2、5.3、5.4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鉴定:若接种6天内鸭胚不出现死亡,则收集6天活胚的尿囊液,用5.2、5.3、5.4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进行鉴定。5. 1. 55结果判定5.1.5. 1阳性:接种后死亡鸭胚或接种后6天活胚的尿囊液用5.2、5.3、5.4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检测为阳性。5. 1. 5. 2阴性:接种后死亡鸭胚或接种后6天活胚的尿囊液用5.2、5.3、5.4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检测为阴性。5.2RT-PCR方法5. 2.1仪器和设备5. 2. 1. 1高速冷冻离心机。5. 2. 1. 2PCR扩增仪。5. 2. 1. 3电泳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