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9.240.01F 20DL备案号:60049-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802.2—2017代替 DL/T 802.2 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cable conduitsPart 2: Cable conduits of fiberg lass reinforced plastic2017-08-02发布201712-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 / T 802.22017目次前言1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分类、标记及规格4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抽样与判定规则8标识、运输、堆放和出厂合格证,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离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控伸强度
DL/T 802.2—2017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高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拉伸强度A.1从导管上切取环形试样,如图A.1所示,试样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8mm,最大宽度取决于管材厚度、制造方法和使用的设备,试样宽度不应超过分离盘宽度。最少要求三组试样。环形试样宽度均匀,两端截面平滑,试样表面应无缺陷、无划痕,试样加工精度应达到:宽度误差土0.2mm以内。A.2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A.3试验设备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环形试样拉伸试验的分离盘见图A.2,其直径应能与导管的内径吻合。A.4试验加载速度应为(10±2)mm/min。厚度图A.1导管的环形试样加款方向加载方向图A.2环形试样拉伸试验的分离盘A.5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在垂直对称位置测量四点,精确到0.02mm,取以上四点宽度和厚度的平均值。取其中一点在试样上做好标志,与该点相距180°处另取一点,并加以标注。A.6把试样装到试验装置上分离盘的外周缘,将以上选定的两点放在与将要拉伸加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即分离盘的裂口处。A.7按规定的速度均匀连续拉伸分离盘,给试样施加载荷,直到试样破坏,记录破坏载荷。若试样没有完全破坏或断续破坏,则该试样作废,另取试样。
DL/T 802.2—2017A.8计算导管的环向拉伸强度按下式计算:a=P2bh式中;α——试样的拉伸强度,MPa:P—破坏载荷,N;b——试样宽度,twuh——试样厚度,mm.A.9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环向拉伸强度数值修约到0.1MPa.
DL/T 802.2—2017代替DL/T 802.2—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DL/T 802.2—2017代替 DL/T 802.2—2007.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19号10005 hetp:/)北京传奇佳彩印刷有限公司印剧.2018年1月第一版2018年1月北京第一次印期880毫米X1230毫米16开本印数001—200册统—书号155198·523定价9.00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中国电力出版社官方操9电力标准信息提信为您提供最及时、最准确、最权威的电力标准信息155198.523
DL / T 802.2 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是对DL/T802.2—200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修订,与DL/T802.2—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1)增加了采用编织缝绕拉挤方法(用BWFRP表示)生产的电缆导管对应的标记、规格、技术要求等相关内容;(2)明确了增强材料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格粗纱及其制品,严禁使用陶土增埚生产的高碱和中碱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3)增加了不带承口的直管形式的导管及接头的规格;(4)提高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技术性能指标中的控伸强度、没水后的拉伸强度等指标:(5)取消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技术性能指标中的弯曲强度和中碱玻璃纤维的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的规定:(6)修改了检验规则:(7)取消了附录B管刚度与环刚度对照表。本部分实施后代替DL/T802.2—2007。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9)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电力工业电气设备检验测试中心、广东全球通管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报鹏、赵健康、蒙绍新、阅孟昆、彭超、夏荣、何光华、王云凯、阮羚。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号,100761)=
DL/T8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 7771-1995制冷用压力、压差控制器.pdf
- JC_T 596-2017湿磨云母粉.pdf
- HST 5-2006有机改性碳酸钙的鉴定方法.pdf
- JB 5983-1992多楔带传动设计方法.pdf
- DB37_T 3550-2019开放式循环木质平托盘通用技术要求.pdf
- JBT 6222-1992盘式制动异步电动机.pdf
- JT_T 1017-2015直升机救生员训练和考核要求.pdf
- JC_T 880-2016水泥工业用耐热钢铸件.pdf
- NB_T 31048.2-2014风力发电机用绕组线 第2部分:240级芳族聚酰亚胺薄膜绕包烧结铜扁线.pdf
- JBT 9051-1999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