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535-1994锻造工艺质量控制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BJ3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535-94锻造工艺质量控制规范1994-10-25 发布199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535-94锻造工艺质量控制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锻造工艺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通用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锻造厂(含锻造车间,以下略)的锻造工艺质量控制。2 引用标准GB 12361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GB 12362钢质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GB 13318锻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T 12363锻件功能分类JB 4249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JB 4385锤上钢质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6052钢质自由锻件加热通用技术要求JB/T 6055锻造车间环境保护导则ZB J32 001水压机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ZBJ32003.1~003.8水压机上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锻件分类本标准质量控制所涉及的锻件分类按GB/T12363执行。4环境的控制锻造厂的工作环境包括厂房地面、天窗、温度、通风、照明、躁声、通道、管道以及坏料、锻件和工夹模具的存放等均应按GB13318第3章和JB/T6055第3、4章的要求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法律制订本企业的具体实施要求。5设备、仪表与工装的控制5.1设备、仪表5.1.1各类设备必须完好,并有操作规程和维修、检定制度。5.1.2各类在用主要设备必须挂有完好设备标牌,并有检验有效期及下次检定日期。不合格设备及超过检定合格有效期的设备必须挂“停用”标牌。5.1.3设备的控制系统及检测显示仪表应定期检查,确保仪表和其精度的显示数值准确。5.1.4加热设备的温度显示及测点布置应正确反应加热区炉温及炉温均匀性。5.1.5所用设备都必须建立档案,其具体内容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a.b. 台时记录;机械工业部1994-10-25批准1995-10-01 实施1 JB/T 7535- 94故障记录;d.修理记录;历年检定报告及检定合格证。5.2模具及其他工装5.2.1新模具应按模具图的要求制造,检验合格后进行试模,确认达到设计、制造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5.2.2在每批锻件生产结束时,应将锻造的尾件上打标记并经检验尺寸合格后,模具方可返库继续使用。5. 2. 3锻造所用工具,必须按工艺文件的规定选用,并经检查完好方可使用。5.2.4每套模具(含预锻模、切边模等)必须建立“模具履历表”,并建立严格的模具管理制度。6原材料的控制6.1锻件用原材料(含钢锭)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工艺文件规定的材料牌号、尺寸规格、性能要求。验合格的原材料应有复验印记,不合格料应做出明显的标记。6.3合格料、待检料、不合格料应有明显标记,且应分区存放,严禁混料。6.4合格料的入库、出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7 文件与资料的控制7.1必备的技术文件锻件生产应具有零件图、锻件图、工序图、模具图、技术标准、生产说明书、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7.2技术文件要求7.2.1技术文件内容的表达要准确、简明、通俗易懂且有逻辑性,并应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各种技术文件必须统、完整。7.2.2所有的技术文件均应按规定的程序审批签字后,方能生效。技术文件如有更改,其审批程序与原文件的审批程序相同。7.2.3所有技术文件均应分类存档。7.3原始记录第8章所涉及的所有原始记录、工艺参数和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均应归档,其保存期视锻件的重要程度而定,一般在 1~10 年内。8生产工艺的控制8.1 下料特殊要求时,还应检查头尾部标记。8.1.2下料必须按照锻件号、材料牌号、规格和熔炼炉(批)号分批进行,并在工序卡上注明下料个数,以防止有异料混入。如遐材料代用,必须严格按材料代用制度的规定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下料。8.1.3下料时,应严格执行首件三检”(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度。检验合格并作出明显标记后方可投入生产。8.1.4坏料的重量、尺寸公差、表面及端面质量,按工艺规程要求。8.1.5下料工在下料过程中,如发现坏料有肉眼可见的缺陷时,应及时报告检验人员或工艺人员,待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8.1.6下料场地应保持整洁。应按材料牌号、熔炼炉(批)号、规格尺寸分别置,下好的坏料经检验员2 JB/T 7535-94检查确认合格并做好标记后,应装箱管理,不得混料。8.1.7剩余料应标明材料牌号和熔炼炉(批)号及时退库,严格分类管理。8.2加热8.2.1坏料加热前应检查材料牌号、熔炼炉(批)号、尺寸规格、数量是否与工序卡相符。8.2.2坏料装炉前必须清除炉膛内的杂物。在电炉中加热的坏料表面不得沾染油污。8.2.3坏料入炉时,应放在工作区内,为保证坏料加热均匀,大型坏料应加垫块,坏料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必要时,应有序排放。8.2.4冷锭加热应按相应的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