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pdf

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T 106—1999代替 GY/T 106—19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ATV broadcasting system1999--04—01实施1999--02—01发布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GY/T 106-1999目次前言1范围·(11)2引用标准(11)3定义(11)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的频率配置(13)5.系统传输方式·(16)6系统的综合业务(16)7系统技术参数要求·(16)8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17)9系统安全要求····(17)10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的验收规则(18)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20) GY/T 106 -- 1999表 3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完)电视广播调颊广播序号项目回波值(%)Λ71112微分增益(%)≤1013微分相位(度)士10(24小时内)频道频率(kHz)±25土20(长时间内)14频率稳定度图像/伴音频率间隔±5(kHz)≥30(VHF)15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dB)≥22(其他)特性阻抗(Q)757516相邻颊道间隔8 MHz≥400kHz17寄生辐射待定10*(相对于最低电视中频干扰(dB)电视信号)18辐射与干扰抗扰度(dB)待定其它干扰按相应国家标准注*:在任何系统输出口,电视接收机中频范翻内的任何信号电平应比最低的VHF电视信号电平低10dB以上,不高于最低的UHF电视信号电平。7.2对数据信号传输的要求:按照GB/T6510标准第50条执行。7.3上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待定)。7.43系统输入端接口要求(见表4)。表 4 系统输人端接口电平备注项目阻抗射频接口电特性要求75075.21 Vp-P正极性视频接口电特性要求6000(平衡/不平衡)6~+6 dBm电平连续可调音频接口电特性要求或≥10 k08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8.1下行传输系统有关模拟电视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按GY/T121标准执行。8.2上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待定。9系统安全要求系统供电、避雷、接地等各项安全要求参照GB50200和GB/T6510标准的规定执行。 GY/T 106- 199910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的验收规则10.1系统类别系统按其所容纳的输出口数分为A类和B类,输出口数量为10万个以上为A类,不足10万个为B类。(1000户以下参照B类执行)。10.2系统主要技术参数验收内容包括图像及声音质量的主观评价和系统主要技术参数的客观测试。10.3标准测试点的选取原则10.3.1作为系统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时的测试点称为标准测试点。标准测试点应是典型的系统输出口或其等效终端。作为等效终端其信号必须和正常的系统输出口信号在电气性能上应该等同,只是为了适应特定的测试系统时,其信号电平可以较高一些。测试点应仔细选择,即应是那些噪声、失真及干扰影响有代表性的点。10.3.2标准测试点的抽样数对于A类系统选10~~15个测试点,B类系统选6~10个测试点。10.4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10.4.1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参照GB/T7401第4.2条五级损伤制标推执行(见表5)。表 5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五级损伤制标准图像质量损伤程度5分(优)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4分(良)图像上有稍可觉察损伤或干扰,但并不令人讨厌。3分(中)图像上有明显觉察的摄伤或于扰,令人感到讨厌。2分(差)图像上摄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1分(劣)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10.4.2图像、电视伴音以及调频广播声音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项目(见表6)。表 6 主观评价项自项目名称现象载噪比图像中的噪波即“雪花干扰”。电视伴音和调频背景噪声如:丝丝声、哼声、蜂声和串音等。广播的声音质量载波交流声比图像中上下移动的水平条纹即“滚道”。交扰调制比图像中移动的垂直或倾斜的图案即“串台”。载波互调比图像中移动的垂直、倾斜或水平条纹。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图像中水平间隔条纹。回波值图像中沿水平方向分布左右边的重复轮廓线即“重影”色度/亮度时延差图像中彩色信息和亮度信息没有对齐的现象即“彩色鬼影”。18 GY/T 106—199910.4.3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方法和要求10.4.3.1.主观评价用的信号源必须是高质量的,必要时可以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或标准测试带:10.4.3.2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0.4.3.3对电视图像及伴音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时应选用高质量的54cm彩色电视接收机。对调频广播声音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时,应选用具有外接天线输入插座的高质量调频接收机。10.4.3.4观看距离为电视机荧光屏高度的6倍,室内照度适中,光线柔和。10.4.3.5根据系统的不同类别主观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