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895—2010莜麦坝莜6号2010-08-04发布2010-08-15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 895—2010前言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互助特色种业实验站、青海省平安县种子站、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志国、刘永安、马玉清、赵德勇、保延福、曹成海。I
DB63/ 895—2010莜麦坝莜6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莜麦品种坝莜6号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特征,以及经济性状、裁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宜种植地区本标准适用于种子和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3技术内容3.1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互助特色种业实验骏站于2004年从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引进,原代号8836-1-1,2008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坝莜6号,图未本科燕麦属热麦AVe9L.亚种。2009年12月10日青海省第-七庙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设审定通过,定名为坝破6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放麦2009002,3.2特征特性品种观察及质量标准按GB/T3543.1执行。3.2.1植株性状幼苗直立,苗色深绿。株高154.30厘米±9.43厘米,株型紧,叶要直立,叶片上举,单株有效分枝1.15个±0.37个,主签总小穗数14.35个±3.41个,主室节数5.75节±0.50节,第一节长8.03厘米±1.12厘米,茎粗0.52厘米±0.14厘米,第二节长11.85厘米±1.86厘米,茎粗0.58厘米±0.08厘米,穗下节长44.73厘米±2.07厘米,茎粗0.47厘米±0.06厘米,茎秆弹性强。3. 2. 2穗部性状穗型周散型,小穗为短串铃型,主穗长22.83厘米士3.48厘米,小穗枝梗层数6.60层土0.75层,额壳浅黄色。3.2.3种子性状裸粒,浅黄色,长卵圆形,腹沟浅牵,冠毛较多,
DB63/ 895—20103.2.4经济性状千粒重23.95克土0.17克,穗粒数115.90粒±35.72粒,经济系数0.44,籽粒蛋白质12.43%,粗脂肪3.20%,β葡聚糖5.05%。3.2.5属性和生育期春性,中熟品种.在平安地区播种至出苗26天土3天,期间≥0℃积温73.40℃±5.70℃:出苗至抽穗77天土2天,期间0℃积温881.4℃土22.89℃,抽穗至成熟期51天土3天,期间≥0℃积温850.20℃±50.01℃;生育期121天±3天,期间≥0℃积温1731.60℃±42.93℃;全生育期147天±5天,期间≥0C积温1805.00C±61.39°C,3.2.6抗逆性较抗倒伏、抗早、耐痛薄3.2.7抗病性轻感坚黑穗病,抗黄矮病、锈病。裁培技术要点播前施有机肥15.000吨/公顷—30.000吨/公顷(1000.00千克/亩—2000.00千克/亩),纯氢0.062吨/公项—0.246吨/公项(4.10千克/亩—16.40千克/亩),五氧化二麟0.069吨/公项—0.276吨/公项(4.60千克/亩一18.60千克/亩)。三月下旬至四月上中旬播种,描种深度4.00厘米一5.00厘米,描种量0.150吨/公项—0.225吨/公项(10.00千克/亩—15.00千克/亩),保苗375.00万株/公项—450.00万株/公项(25.00万株/亩—30.00万株/亩),行距20.00厘米—25.00厘米,等行条播。播后及时覆土镇压。幼苗三叶期时,及时中耕松土,在生长期及时拨除行间杂草,当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泽时及时收获。5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5. 1生产能力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3.750吨/公项一4.500吨/公项(250.00千克/亩一300.00千克/亩),高肥力条件下产量5.250吨/公项—6.750吨/公项(350.00千克/亩—450.00千克/亩),5.2适应地区适宜在海拨2700米以下的低、中位山早地和部分灌1水-2水的水地种植。2
DB63/ 895—2010附录A(资料性附录)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A.1地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安生态农业试验站试验地。A.2时间2008年2009年,A.3主要生态因素海拨2160.00米,年平均降水量354.10毫米,年平均气温6.2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3月16日,终日为11月8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Z_T 25002-2012造纸毛毯试验方法.pdf
- DB37_T 2968-2017饲草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pdf
- JBT 9160.2-1999单轴转塔自动车床辅具 钻杆尺寸.pdf
- DB37_T 3334-2018农药(莠去津原药及其固体制剂)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 JB 1617-1999电站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 NB_T 20380-2016压水堆核电厂核蒸汽供应系统补给水要求.pdf
- GA_T 1441-2017法庭科学同版印刷鉴定意见规范.pdf
- JB_T 12868-2016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液压柔性刨毛机.pdf
- DB11T 203.3-2003农业企业标准体系 种殖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第3部分:工作标准体系.pdf
- JB_T 2306-2018单线干油泵及装置 型式、参数与尺寸.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