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案号:116832003QC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695--2002汽车通用继电器2003-03-06发布2003-08-01实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制、修订计划,并结合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参考了日本等国外先进汽车企业标准。编写规则按GB/T1.1--2000和-GB/T 1. 2--2002.本标准由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浣、汤逢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晔、周左雁、李1
QC/T 6 9 5 -2 0 0 2汽车通用继电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通用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直流电路机械触点式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接插式小型通用继电器和其它安装方式的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JB/T4159-199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QC/T73.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78-1993汽车用播接式继电器和闪光器安装尺寸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常开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触点。3.2常闭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3.3吸动电压是指当继电器线圈通电,电压上升至衔铁吸动(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时,对应的线圈两端的电压。3.4释放电压悬指当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下降至衔铁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时,对应的线圈两端的电压。4 要求4.1 型号及一般要求4.1.1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4.1.2继电器的型号编制按QC/T73规定。4.1.3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应符合表1规定。4.2外形及安装尺寸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按QC/T78-1993或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用户要求进行。4.3外观
QC/T 6 9 5 —2 0 0 2表1标称电压,V工作电压,V12 10.8~162421.6~32继电器标志应清晰,塑料零件应无裂纹,塑料罩壳的外观质量应不低于JB/T 4159-1999中2.4.3二级要求。继电器金属零件应有可靠的防腐蚀层或使用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制造,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2应均勾,,不露出基底,无裂纹和缺陷。4.4阻燃性能继电器中塑料零部件的阻燃性能应不低于GB/T 2408-1996中表1规定的FV-2级别要求。4.5机械性能接插式小型继电器,插片与底座间应结合牢固,当插片受到纵向挤压后底板不应凹陷变形。具体受力要求按图纸规定。4.6基本性能4.6.1吸动电压、释放电压继电器在无负载的情况下,吸动电压、释效电压应符合表2规定。表2标称电压,V吸动电玉,V释放电压,V128.51. 5~ 4. 824≤173~ 9. 64.6.2触点电压降继电器在标称电压下通以额定电流时的触点电压降应符合表3规定。r表3额定电流,A.触燃电压降≤20≤10 mV/A20≤200 mV4.6.3对位于特殊场合具有特殊要求的继电器,按相关标准执行。4.7 绝缘耐压性能各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对机壳之间应能耐受50Hz、550V正弦波形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绝缘不被击穿。在大批连续生产时,可用电压660V,历时1s的试验代替。4.8产品耐温度性能4.8.1耐低温性能继电器应能在QC/T413中表所规定的下限工作温度下按规定的要求工作;并应按所选的下限储存温度进行8h的低温试验,恢复至室温后继电器吸动电压、释放电压及触点电压降应满足4.6.1及4.6.2 要求。4.8.2耐高温性能继电器应能在QC/T413中表1所规定的上限工作温度下按规定的要求工作;并应按所选的上限储存温度进行8h的高温试验,恢复至室温后继电器吸动电压、释放电压及触点电压降应满足4.6.1及4.6.2 要求。4.8.3耐温度变化性能按QC/T413中3.10.3规定的要求进行温度变化性能试验,试验结束恢复至室温后继电器吸动电2
QC/T 6 9 5 -- 2 0 0 2压、释放电压及触点电压降,应满足4.6.1及4.6.2要求。4. 9 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按QC/T 413中3.11的规定进行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试验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Y_T 6446-2013油气井射孔弹质量检验靶.pdf
- QC_T 974-2014正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轻便摩托车货箱技术条件.pdf
- YB_T 4616-2017吊索具用安全护角 第1部分:钢丝绳护角.pdf
- SN 0002-2004进出口机电商品检验规程编写的基本规定.pdf
- SYT 0033-2009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pdf
- SN_T 4084-2014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BADGE、BFDGE及其羟基和氯化衍生物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SB_T 10936-2012轮胎网上交易服务经营规范.pdf
- SC_T 5024-2002渔具材料抽样方法及合格批判定规则 合成纤维绳.pdf
- SN 0792-1999进出口汽车安全检验规程.pdf
- SN_T 4339-2015IVD-I型昆虫视频侦测仪操作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