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DB)、 企业标准(Q/)四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理事会审查, ISO 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
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
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
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 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
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 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 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
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一份国标通常有封面、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准号: 标准号至少由标准的代号、编号、发布年代三部分组成。
标准状态: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
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
归口单位: 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该部门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
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
替代情况: 替代情况在标准文献里就是新的标准替代原来的旧标准。即在 新标准发布即日起,原替代的旧标准作废。另外有种情况是某项标准废止了,
而没有新的标准替代的。
实施日期: 标准实施日期是有关行政部门对标准批准发布后生效的时间。
提出单位: 指提出建议实行某条标准的部门。
起草单位: 负责编写某项标准的部门。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CS.13.100
C 51
备案号:48862-2016 DB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1652.3—2015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
第3部分:蝇类防制
Specification for Vect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rt 3:Fly)
2015-08-03发布
2015-11-03实施
DB44/T 1652.3—2015
前 言
DB44/T 1652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鼠类防制;
——第2部分:蚊虫防制;
——第3部分:蝇类防制:
——第4部分:蜚蠊防制;
——第5部分:蚤类防制。
本部分为DB44/T 1652的第3部分:蝇类防制。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科建白蚁虫害防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世军、邹钦、胡志刚、林丽、林楚金、肖维良、黄静玲、徐伟军、黄海涛。
1
学兔兔 www.bzfxw,com
DB44/T 1652.3—2015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第3部分蝇类防制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蝇类防制的方法、操作程序和效果评价。
本部分适用于有组织的蝇类预防控制行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96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
GB/T 27772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蝇类 fly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瓣蝇类,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3.2
蝇类孽生地 fly breeding site
存在适宜蝇类孽生的腐败有机质、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容器或地点。
3.3
环境防制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通过环境管理,包括环境改造、环境处理、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和习惯等措施,防止或减少病媒生 物的孳生繁殖,或减少人类与病媒生物的接触而避免受其侵害。
3.4
环境改造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为防止、清除或减少病媒生物的孽生地、栖息地而对土地、水体或植被进行对人类环境条件无不 良影响的各种实质性和永久性改变。
3.5
环境处理 environm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149-2007太阳能系统设计规范.docx
- DB44T1652.2-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第2部分:蚊虫防制..docx
- DB-44T1652.4-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第4部分:蜚蠊防制.docx
- DB44T1652.5-2015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规范第5部分:蚤类防制.docx
- DB61 296-2002 洁净气体IG541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docx
- DGJ 08-218-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2).docx
- DGJ 08-2048-2016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docx
- DGJ 08-2069-2016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质量检验规程.docx
- DGJ32 J 67-2008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ocx
- DGJ32∕TJ_174-2014_复合发泡水泥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