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751-2013苹果树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eofabraea malicorticis H.S.Jacks2014-06-01实施2013-11-0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751—2013言前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颖、程颖慧、章桂明、王宏毅、汪莹、王卫芳、王红英。
SN/T果树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树炭疽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苹果树炭疽病菌的寄主携带苹果树炭疽病菌的检疫鉴定。2基本信息中文名:苹果树炭疽病菌学名:Neofabraea malicorticis H.Jacks异名: Pezicula malicorticis (H.Jacks)Nannf:,Cryptosporiopsis malicorticis (Cordley)Nannf.,Cryptosporiopsis curvispora Peck,Gloeosporium malicoticis- Cordley,Macrophoma curvispora Peck,Macrophoma curvis pora (Peck)Gremmen,Myros porium curvisporum (Peck)Sacc.英文名:Bulls eye rot of apple,Anthracnosc on apple tree,Anthracnose canker on apple tree分类地位:真菌界(Fung)、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亚门(Pczizorhycotin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锤舌菌亚纲(Leotiomycetidae)、柔膜菌目(Helotiales)、皮盘菌科(Dermataceae)、明孢盘菌属(Neofabraea)。近似种:苹果树多年生溃疡病菌(N.peremansKiemholz)。苹果树炭疽病菌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3方法原理苹果树炭疽病菌的形态学特征与培养性状是制定本标准的主要依据。4仪器及用具4.1仪器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电子天平(感量0.01g)、高压灭菌锅、常规冰箱(-20℃)。4.2用具样品袋、标签、放大镜、培养Ⅲ、烧杯、三角瓶、试管、量筒、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手术刀、接种针、棉纱、脱脂棉、酒精灯。5试剂和培养基5.1试剂马铃薯、葡萄糖、燕麦、麦芽提取物、琼脂、乳酸、无水乙醇、75%乙醇。1
SN/T3751—20135.2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每1000mLPDA由200g去皮马铃薯,20g葡萄糖,18g琼脂配制而成,121℃高压灭菌20min。酸性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APDA):每1000mLPDA中加入4.0mL25%乳酸。燕麦培养基(OA):每1000mLOA由20g燕麦,18g琼脂配制而成,121℃高压灭菌20min。麦芽提取物培养基(MEA):每1000mLMEA由20g麦芽提取物,18g琼脂配制而成,121℃高压灭菌20min。6病原菌鉴定6.1症状检查病害初期在枝条或新梢上形成红色或紫色的小圆斑,随着病害的发展在树皮上形成椭圆形下陷的橙色至褐色的溃疡斑,在病健处树皮裂开,并有奶油色的分生孢子盘。病果表面、果洼及萼洼处有牛眼状腐烂病斑,病果腐烂组织表面出现奶油色分生孢子团。参见附录B。将可疑枝条和果实样品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检验,记录样品品种、数量、来源国及取样地点、取样人和取样日期等信息。6.2直接镜检将有明显病症的病枝或病果置于体视显微镜下检查,挑取病部子实体制成玻片,置于显微镜下镜检。6.3保湿培养将无上述明显症状或看似健康的枝条、果,做保湿培养。将枝条或果实置于密闭的塑料盒或袋中,25℃下培养,待发现病原体时,进行显微镜检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6.4分离培养直接挑取病部的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团,置于APDA平板上;或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用75%乙醇对果实表面消毒,晾干后用消毒过的刀片切取病健交界处组织,切成5mm见方小块后放置于APDA上,在25℃、黑暗下培养,长出菌丝后纯化分别转至PDA培养基、OA培养基、MEA培养基上培养。6.5病菌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观察显微镜检孢子的形态特征、产孢方式。观察记录在25℃黑暗条件下菌落的生长速度、颜色变化、分生孢子的形成情况。7鉴定特征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_T 3875-2014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偶氮二甲酰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SYT 0080-1993油气田柴油机发电站设计规范.pdf
- SN_T 4675.6-2016出口葡萄酒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测定.pdf
- NY_T 365-2017窝眼滚筒式种子分选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 QB 1588.5-1996轻工机械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pdf
- SY_T 10003-2016海上平台起重机规范.pdf
- YDT 1722.1-2007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 第1部分:MAC协议.pdf
- QB 1048-2004纸板及纸箱抗压试验机.pdf
- QBT 1447.1-2000单面瓦楞纸板机 瓦楞辊.pdf
- NYT 924-2004浓缩天然胶乳 氨保存离心胶乳生产工艺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