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1271-2003栎枯萎病毒检疫鉴定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271-—2003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Insp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eratocystis fagacearum (Bretz) Hunt2003-05-28 发布2003-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1271-2003前言本标准的附录 C 和附录 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A、附录 B和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进、吴品珊。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271-2003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确立了人境栎履(Quercus L.)植物和其他栎枯萎病菌寄主,包括原木、木制品(含木质包装(铺垫材料))和苗木的栎枯萎病菌检疫检测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来自栎枯萎病发生国家和地区(参见附录A)的所有栎属植物和栎枯萎病菌其他寄主的人境检疫。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传播介体medium对于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体起转移作用并创造侵人条件的生物,如昆虫、线虫等。2.2边材 sapwood树皮下较软的白木质。2.3异宗配合heterothalism菌体在性的配合上有雌雄和(或)亲和力的分化,只有一定的异宗菌体(一般以十和一或 A,和 A2加以区别)才能配合。3 原理3.1分类地位栎枯萎病菌[Ceratocystis fagacearum(Bretz)Hunt}属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核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目(Sphaeriales),长喙壳科(Ophiostomataceae),长喙壳属(CeratocystisEll. Halst. ).3.2 寄主栎属 QuercusL.、栗属 CastaneaMill.、锥属 Castanopsis Spach 和石栎属 LithocarpusB1.的全部种。栎枯萎病菌可以通过寄主原木、本制品和苗木或其上所携带的传播介体在国际上传播。3.3鉴定原理栎枯萎病菌的寄主范围、传播途径、造成的植株症状(见附录 D 图 D. 4)和病原形态(见附录 D 图D. 1、图 D.2、图 D. 3)是栎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依据。4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具4.1仪器设备立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具油镜和测微尺)、电子分析天平(感量0.001g)、普通天平(感量0.1g)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4.2试验用具斧子、锯子、手持放大镜、培养血、三角瓶(500 mL、试管(直径12 mm)、烧杯(1000 mL)、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载玻片、盖玻片、量筒、吸管、酒精灯。1 SN/T 1271--20035试剂和标准菌株5.1 试剂葡萄糖(CH:O。·HzO)、甲(苯)丙氮酸、磷酸二氢钾(KHzPO4含量不少于 99.0%)、硫酸镁(MgSO.·7H20含量不少于99.0%)、硫酸铁[Fe2(SO)·xHzO含量(以 Fe计)21.0~23.0%]、硫酸锰(MnSO含量不少于99.0%)、硫酸锌(ZnSO.·7H2O含量不少于99.0%)、维生素 H(Vitamin H)、琼脂粉。5.2标准菌株1)Ceratocystis fagacearum(Bretz)Hunt A, 和 A 标准菌株。6抽样按货物总件数0.5%~5%抽查,500件以下抽查3件~5件,501件~1000件抽查6件~10件,1001件~3000件抽查11件~20件,3001件上,每增加500件抽查件数增加1件。7 检验方法7.1现场检验将抽取的原木或木制品或苗木用斧子或锯子分别横向和纵向切开,仔细观察横断面和纵断面有无黑褐色条纹(参见附录D)。如带皮,则要检查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否有垫状菌丝层和边材上是否有传病媒体(参见附录 B)。标本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检验。7.2实验室检验7.2. 1 分离培养采用麦芽浸出液酵母培养基或 NFP培养基(参见附录 C),用于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状测定和菌种保荐。在褐色条纹处取一块组织,切成4mm×4mm的小片,用0.5%NaOCl表面灭菌5min,无菌水冲洗三遍,放在直径9cm的平板培养基上,每血放4片~6片,于24℃培养箱内培养,黑暗和光照(320mm~400 nm)各 12 h交替。7d后用显微镜检查。若发现传病媒介昆虫,则须检查是否携带栎枯萎病菌。首先进行昆虫形态鉴定,再将其肢解,组织片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7. 2. 2形态观察从菌落中挑取少量培养物,以水作浮载剂,制成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为Ceratocystis fagacearum 的无性阶段,即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