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896.2—2015进出口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近红外法第 2 部分: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ber in textiles for import and export-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method--Part 2 : Mixture of polyester fiber and lycra fiber2016-04-01实施2015-09-02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创泽
SN/T 3896.2-2015前言SN/T3896《进出口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斤近红外法》为系列标准,包括以下若干部分:第1部分:聚酯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第2部分: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一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一-第4部分:棉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一第5部分:聚酯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混合物;一第6 部分:聚酯纤维与羊毛的混合物;一第7部分:聚酯纤维与麻的混合物;第8部分:聚酯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的混合物;本部分为SN/T3896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江西省红外光谱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丽萍、耿响、要磊、王东。I
SN/T 3896.2-2015进出口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近红外法第2部分: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1 范围SN/T3896的本部分规定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混合物的纤维含量的方法,给出了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混合物的仪器设备要求、样品与环境要求、测定步骤、结果处理、疑似样品确认和处理以及测试报告要求。本部分适用于除涂层织物和起绒织物以外的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混合织物的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样品的聚酯纤维含量范围为73.0%~100.0%。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10.1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GB/T2910.20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SN/T0464进出口纺织品纤维定量分析氨纶混纺产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定标模型calibration model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样品近红外光谱与对应化学标准值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定标模型包括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定性模型是一种从大量信息和数据出发,在专家经验和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推理的方法对形状、模式、曲线、数字和图形等完成自动识别、评价的过程;定量模型是在物质浓度(或其他物化性质)与分析仪器响应值之间建立的数学关系。注: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的近红外定性模型即判定样品中是否含有聚氨酯弹性纤维和聚酯纤维的识别模型。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即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混合物的近红外光谱与标准方法(GB/T2910.1、GB/T2910.20、SN/T0464)得到的样品纤维含量间的数学关系。3.2监控样品monitor samples用于监测近红外分析仪日常工作稳定性的同品种均勾样品。注:该样品为配备有聚酯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近红外分析模型的近红外仪器的必备附件。1
SN/T 3896.2--20153.3极差 range同一样品的多次预测中,预测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公式为 Xmax一Xmin3.4纤维含量标称值identification of fiber content待测纺织品纤维含量百分率的标称数值,如100%聚酯纤维”“95%聚酯纤维/5%聚氨酯弹性纤维”4原理纺织品的近红外光谱反映纺织品吸收近红外光后,纺织纤维分子中的C-H、O-H、C-O等化学键的泛频振动或转动,体现了纺织品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混合物的纤维含量的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与其近红外光谱间的定标模型,从而通过该定标模型,测试聚酯纤维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混合物的纤维含量。5仪器设备5.1近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或光栅扫描型光纤光谱仪。5.2采样附件配备有感光装置的纺织纤维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采样附件(见附录A),该装置重量为1 500 g~1 700 g。注: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HT 0801-2007发动机油均匀性和混合性测定法.pdf
- QBT 1908-1993液晶数字式石英秒表.pdf
- SY_T 0086-2012阴极保护管道的电绝缘标准.pdf
- QX_T 412-2017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霾.pdf
- YD_T 1527-2013光电(波长/模式)转换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pdf
- SB_T 10574-2010番茄流通规范.pdf
- QB_T 2826-2017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pdf
- SN_T 4261-2015出口中药材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测定.pdf
- YD_T 1319-2013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烯烃绝缘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pdf
- SH 0089-1991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定法.pdf
- SB_T 10895-2012鲜蛋包装与标识.pdf
- SY 0521-2008原油析蜡点测定 显微观测法.pdf
- SN 1235-2003入出境集装箱卫生检疫查验规程.pdf
- SN_T 3001-2011精炼汽油中含氧化合物、苯、甲苯、C8-C12芳烃和总芳烃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pdf
- SY_T 6811-2016岩心油水饱和度蒸馏仪校准方法.pdf
- SN_T 4656.2-2016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pdf
- SY_T 5940-2019储层参数的测井计算方法.pdf
- SL 262-2000中国水闸名称代码.pdf
- SJ 10443-1993零角式交通测速雷达通用技术条件.pdf
- WST 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规则.pdf
最近下载
- 移动L1认证传输专业试题汇总(含答案).pdf VIP
- (新版)中移动传输专业L1认证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VIP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共456题).pdf VIP
- 项目编号szcg2007041645 项目名称2007年度深圳市储备土地管理.doc
- 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民法典版(可直接打印).pdf VIP
-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1.2.2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课时训练.doc VIP
- 光伏电站检修规程(行业标准).docx VIP
- (新版)中移动传输专业L1认证考试复习题库-下(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doc VIP
-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