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1.020C5923218—2008W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17--2008代替 WS 217-200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2008-02-28发布2008-09-01实施R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2172008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代替WS217-200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WS217—2001废止。本标准与WS217—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微量中和实验鉴定技术、病毒快速鉴定技术(间接免疫荧光实验)、鉴别诊断及参考文献。删除了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风、金秀英、孙旭光、张文华、丁丽新。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为:-WS 217--2001。
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诊断、报告。2诊断依据2.1流行病学史2.1.1本病易导致流行或暴发流行,以夏秋季常见,流行期间无季节性。2.1.2患者多有明显的接触感染史,通过眼→手、物、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染。2.2临床表现2.2.1临床症状潜伏期短,起病急剧,自觉症状明显,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有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黏液性(参见附录A)。2.2.2体征眼脸红肿,脸、球结膜中、高度充血,多伴结膜下点、片状出血。早期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荧光素染色后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弥漫散在细小点状着染。2.3实验室检测2.3.1结膜细胞学检查见单个核细胞反应为主。2.3.2结膜拭子涂擦或结膜刮取物培养分离出病毒,并应用微中和实验鉴定为EV70或CA24v(见B. 1)。2.3.3结膜细胞涂片或细胞培养物涂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查见EV70或CA24v抗原(见B.2)。2.3.4双相血清学检查,患者恢复期血清抗EV70或抗CA24v抗体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见B.3)。3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结膜细胞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结合病原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作出确诊。4诊断4.1疑似病例同时符合2.1、2.2者;4.2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2.1、2.2和2.3.1项者;4.3确诊病例同时符合2.1、2.2以及2.3.2、2.3.3、2.3.4中任何一项者。5鉴别诊断本病尚需与流行性角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衣原体性结膜炎相鉴别(参见A.4)。1
WS 217—2008附录A(资料性附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诊断A.1 病原学A.1.1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type70,EV70)和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组24型变种(CA24v)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体。A.1.2EV70属微小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病毒科,具有肠道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病毒呈球形,直径22nm~30nm,基因组为单链RNA,蛋白外壳呈对称排列的20面体,无包膜。病毒在敏感细胞胞浆内繁殖。EV70的分离培养需用人胚肾细胞、人胚结膜组织或HeLa细胞,较难分离。不同流行期病毒基因常有变异,可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A.1.3CA24v也属微小RNA病毒科,生物学特性基本同EV70,可用HeLa细胞等多种传代细胞培养,易分离。曾引起亚洲、中南美等地区大流行。A.1.4EV70和CA24v均耐酸、耐乙醚、耐碘苷。75%的乙醇是有效的消毒剂。A.2流行病学A.2.11969年本病首次暴发流行于非洲加纳,之后相继发生多次大流行,波及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等地的数百万人群。病原体分别为EV70和CA24V。2002年又在韩国暴发流行,已证实病原体为CA24v。我国于1971年首次暴发流行,并于1975年、1979年、1981年、1984年多次小规模流行,病原体主要为EV70;1986年、1988年和1994年的流行主要为CA24v感染。A.2.2本病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眼→手、物、水→眼的途径接触传染,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疫后7年~8年内人群有一定免疫力,之后可再次感染。A.3临床表现A.3.1潜伏期很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X_T 119-2010气象数据归档格式 地面.pdf
- QB 2063-1994碳素墨水.pdf
- QBT 2303.11-2008电池用浆层纸 第11部分:吸液率的测定.pdf
- SB 10173-1993酱油分类.pdf
- YDT 1523-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测试方法.pdf
- YDT 1378-2005公用电信网关口局间NO.7信令技术要求.pdf
- SJT 11194-1998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规范.pdf
- SL 306-2004水利系统通信运行规程.pdf
- SC_T 2059-2014海蜇 苗种.pdf
- YB_T 4745-2019电火花加工用等静压石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