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QB 1973-1994电池用碳棒.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B 197394电池用碳棒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池用碳棒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池正极集流体用的圆柱形碳捧。2 引用标准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检查)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稳定性检查)3 术语3.1抗断强度在规定的条件下,碳棒折断时的最小应力。3.2透气率在规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透过碳椿的气体量。3.3渗液性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池电解液在碳棒内渗透的程度。4产品分类4.1碳棒分为铵型和锌型电池用两类。4.2碳椿型号碳棒的型号采用其相应的电池型号来命名。5技术要求5.1外形尺寸碳棒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5.2外观和内部结构5.2.1外观应无影响电池性能和生产的变形、污垢、裂缝、剥落和破碎等现象。两端面平整且与中心轴线垂直,圆柱表面粗糙度均勾。5.2.2内部应无影响电池性能的空隙、组织分层和密度不均匀等现象。5.3电阻率按6.3测试,电阻率应符合表2规定。5.4抗断强度按6.4测试,抗断强度应符合表2规定。5.5透气率按6.5测试,透气率应符合表2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4-07—13批准1995-03—01实施6 QB 1973-945.6含铁量按6.6测试,含铁量应符合表2规定。表 1碳棒的尺寸与公差mm长直(α)度(L)径差差号公公型标称值标称值合格品合格品342R03±0.02±0.10328R1± 0.02±0.10R6447±0.10±0.03R10534±0.10± 0.04R14646±0.10± 0.04R12654±0.10± 0.04R20578±0.10±0.04R25887± 0.04±0.10R40140±0.5025± 0.25S415±0.15118±0.5018150±0.50AR40± 0.15注:直径和长度标称值根据用户要求可有所变动,但公差的要求不变。碳棒的理化指标技术要求表2技术求要目项型铵锌型电阻率n.cm0.00350.00MPa抗断强度≥40.0≥32.0ml/min透气率0.50含铁量%\1.000.70%分≤10A15灰 注:表中规定的是锌型电池用碳棒在浸蜡处理后的透气率要求。5.7 灰分按6.7测试,灰分应符合表2规定。5.8渗液性按6.8测试,碳棒剖面应无白色沉淀。此项试验在用户要求的情况下进行。5.9弯曲度应无目视可见的弯曲。6 试验方法6.1外形尺寸测基 QB 1973-946.1.1直径采用精度为0.01mm的于分尺测量,两端均要以正交方向各测一次,共测四次。6.1.2长度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6.2外观和内部检验6.2.1外观 以目视检查。6.2.2内部结构目视检查碳的面。6.3电阻率测量6.3.1方法提要采用“伏一安”法测定电阻率,使一恒定电流(≥1A)通过碳棒,测量一定长度碳棒上的电压降,计算出电阻率。6.3.2仪器.电流表0.5级;b。数字电压表4位或4位以上,输人阻抗大于1080,℃.直流稳流器。6.3.3测定步骤a:按图1连接测量仪器,b。固定好两测头,使测头分别置于离碳棒端面约5mm处,正确测量两测头间内侧距离c。将被测碳棒接人测量电路;d.将电流调到1 Ase。记录测得的电压降:2—电压表;3-电流表;4一碳棒一直流稳流器;图1碳电阻率测试原理图f。按下式计算电阻率。Vn?VD2pm= 0.7854LIL4电阻率,α·cm;式中:p-一V-一碳棒被测两点间的电压降,V,D -一碳棒中段直径,cm,I通过的电流,A8- QB 1973--94L一碳棒被测两点间的长度,cm。6.4抗断强度6.4.1方法提要采用三点法,即碳棒两端对称地架在两个夹角为90°的V型支架上,通过施力刃于碳棒正中处自上而下施予按一定速度增大的力,直至碳棒折断为止。由碳棒折断时所施予的力,按公式计算出抗断强度值,图2为测量示意图。一施力刃2一碳棒3一支承架图2碳棒抗断强度测量示意图6.4.2 设备XL一50型拉力试验机。6.4.3测量步骤a。将待测碳棒的两端架在2个夹角为90°的V型支承架上。支承架厚度为2mm;b由碳棒的正中处,即两支承架间的正中处,从上轻轻压上刀刃宽度为2mm的施力刃,c。施力刃以1.5~2.5mm/s的速度对碳棒逐渐施予下压的力,直至碳棒折断为止;d。记录碳棒折断时所加力的值e.按下式计算折断强度。8WL2)tDs式中:F—抗断强度,Pa,W一碳棒折断时所施予的力,N;L一一2 个支承架的内侧间距离,㎡D—碳棒直径,m。6.5透气率6.5.1方法提要将碳棒置于适当的夹具中,用密封圈将其分成两部分,在一端加上0.4MPa 的压缩气体(空气或惰性气体),用量气装置测量单位时间内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