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反思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又是立校的根本,而教学管理的优劣直 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反思和剖析学校教学管理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有利于提高自身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 高和学校长远发展。 一、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制度建设方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比较 齐全、完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打了折扣,缺乏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自我 掌控的方法。 2、在教学检查方面,工作布置、安排的多,督促检查的少;在办公室坐 的时间多,深入课堂听的时间少;常规教学强调得多,教研教改工作见实效的 少,教研活动没有新意,只求完 成某一方面的任务,工作中相互推诿、只求平 稳的思想时有存在,缺乏开拓精神。 4、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组织开展的活动少,教师生活单一,由于部分 学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造成有些教师工作量较重,在职钻研业务的 时间少,知识更新慢,体现不出教 研气氛,缺乏培养研究型的教学骨干人员和 较多的有分量的学科带头人。 5、在课外活动方面,由于部室建设少,场地小,经费没有保障,学科发展缺 少特色,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益智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学生的一些潜能 难以发掘,师生的文化生活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体音美相关的活动不能正 常开展,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设想 1、以人为本,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优化学校组织环境,以此增强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的信心,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从 而为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创造条件。 2 、建设一支年轻有为、德才兼备,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队伍, 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绩效挂钩,奖罚分明。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检查, 要把重心由常规检查的量迁移到课堂教学效果质的上来,尽快完善教师教学效 2 果与绩效工资的合理有效挂钩。 3、强化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电 子备课活动,建设本校骨干教师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传帮带活动,注重教师在职业务进修和岗位培训,使新教师在经验丰富教师的指导下,尽快投入工作。 建立完整的教师个人档案,设立年轻教师成长记录,通过学生评议、年级组考 核、学校把关的方式, 对教师的德、勤、能、绩进行公平的评价。制订教师个 人专业发展计划,加强教师继续教 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 高。 4、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并创新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和教学效果的认 可机制,重视常规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教师校际之间的交流活 动,鼓励教师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真 正有效的与同行自觉的进行学科对话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教师如职称评定、子女就业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工作, 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创设 优雅的育人环境和生活环境。总之,教学管理要关注细节,注重实效,管理者要深入第一线,善于发现 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有效的服务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山水之行,心灵之旅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一得 彭本强 山水之美,既在于山水自身之奇绝,亦在于登临者之审美品位。二者风云 际会,便相得益彰,便碰撞出璀璨夺目的火花。形诸文字,遂成绝唱。我国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便是这样一篇令人回味无穷的绝 佳的山水小品。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 1170 年),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 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西行,饱览两岸奇山异水, 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为《入蜀记》中农历八月一日和 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作者以洗练生
动的文笔描绘了小孤山大孤山的江山美景, 记述了与之相关名胜古迹、地名沿革等情况, 并将有关地形防戍、传闻轶事、 3 前人诗句穿插其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浓淡相宜、境界雄阔的长江山水画 卷,而且以其丰富的内容,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给人深刻的启迪和
教益,妙趣 横生,回味无穷。品读作品,既是一次山水之行,也是一次心灵之旅。试举一二。 首先,作者在抓住小孤山大孤山及其大江两岸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之外, 更以其手法的灵活,色彩的浓淡,视线的远近,景象的变幻来展现江山的壮丽 雄阔和万千气象。如写烽火矶,着重于在色彩的敷设和对比中突显其奇丽,山 岩“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巨石“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写小 孤山,则着重于从时空的纵深上突显其“峭拔秀丽”:远望,“碧峰巉然孤起, 上干云霄”,而近观,则是“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而写大孤山则 突出其疏朗雄阔的特点:“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