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曲次数对酱香高温大曲品质的影响分析.docx

翻曲次数对酱香高温大曲品质的影响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翻曲次数对酱香高温大曲品质的影响分析 ? ? 王永辉,张春香,聂正东,聂宏芳,许永明,邓先勇 (1.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古蔺 646523;2.四川省酱香型白酒生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古蔺 646523) 大曲是中国白酒酿造必不可少的糖化剂、发酵剂和生香剂,是酿酒过程中重要的微生物、酶类、香气物质及其前体物质的主要来源,对白酒品质有着重要贡献。传统酱香高温大曲(以下简称高温大曲)以夏季曲生产为主,端午前后最适宜制曲,有“伏天踩曲”之说法,但随着白酒产能扩增,很多酱酒厂已经开始进行冬季曲生产。酱酒生产有着“四高两长”的工艺特点,其中一高即是“高温制曲”,曲坯发酵过程中品温最高可达65 ℃左右。曲坯品温在发酵过程中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前缓、中挺、后缓落。在曲坯的保温培菌阶段,常通过翻曲来调节仓内温湿度的变化,使有益微生物更好地生长繁殖。翻曲是高温大曲制作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对曲药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业内高温大曲生产的翻曲次数没有得到统一,有翻二次曲的,也有翻三次曲的。 本研究在坚守传统高温大曲制曲工艺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翻曲次数试验生产,采用实验分析方法对高温大曲中的温湿度变化、理化指标、感官结果、微生物数量等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季节生产曲坯差异性与翻曲次数的关联性,以及翻曲次数对高温大曲品质的影响,为今后改进制曲工艺,提升大曲品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材料:小麦、母曲。 试剂:0.1 mol/L NaOH 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碘液、盐酸溶液、斐林试剂、次甲基蓝、酒石酸钾钠、无水乙酸钠(CHCOONa)等。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电子分析天平、压力蒸汽灭菌锅、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数显恒温水浴锅、锥形瓶、容量瓶(25 mL)、三角瓶(100 mL)、测温仪、湿度计等。 1.2 试验方法 1.2.1 传统高温大曲生产工艺流程(图1) 图1 传统高温大曲生产工艺流程图 1.2.2 不同翻曲次数试验生产 以传统高温大曲生产工艺为基础,选取车间环境相同的位置毗邻的8 间发酵仓开展试验生产,分别编号试验仓(1—4),对比仓(5—8),其中1—4 号仓翻三次曲,5—8 号仓翻二次曲。试验生产过程中各仓的母曲用量、拌和水分、量水用量、稻草总投入量、翻曲天数等相关参数以及操作保持一致,夏季和冬季均在相同发酵仓开展两次翻曲试验生产。 在试验生产过程中需要记录试验仓和对比仓温湿度变化情况、半成品高温大曲感官情况、半成品高温大曲理化指标、微生物生长情况、半成品高温大曲等级和色泽曲比例等,最后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2.3 温湿度测定方法 将测温仪插入曲堆的不同位置(保证各试验仓之间测温仪测温位置相同),收集数据后汇总平均值,了解曲坯的升温情况。用湿度计每天测取发酵仓内湿度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1.2.4 半成品高温大曲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1)水分测定:采用快速烘干法,130 ℃烘干1 h。 (2)酸度测定:酸、碱中和法测定酸度,以10 g曲消耗0.1 mol/L 的NaOH 溶液的毫升数表示,单位:mol/10 g曲。 (3)糖化力测定方法:糖化力测定参照行业标准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 1.2.5 微生物测定方法 选择性分离培养技术,测定夏冬季半成品高温大曲主要微生物的数量。 1.2.6 半成品高温大曲感官鉴定 组织5 名以上高温大曲质量鉴定委员会委员,根据《半成品高温大曲感官质量标准》对每仓抽取综合样进行半成品高温大曲感官鉴定,并记录鉴定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夏季翻曲试验生产结果及分析 2.1.1 试验仓和对比仓相同发酵时间温湿度变化情况 曲坯入仓后,随着微生物代谢作用,曲坯品温逐渐上升,促使曲坯内水分排出,仓内湿度也随之变大,在入仓后7 d 时,进行第一次翻曲,此时曲坯品温达到60 ℃以上。第一次翻曲后8 d,温度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至55 ℃左右,进行第二次翻曲。对比仓二次翻曲后不再翻曲,试验仓二次翻曲过后12 d进行第三次翻曲。 按1.2.2 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生产,试验仓、对比仓温度变化情况见图2、图3,可见试验过程中试验仓曲坯发酵效果好于对比仓。每次翻曲完后曲坯品温都先下降,再缓慢升高,后下降;试验仓和对比仓曲坯品温在一次和二次翻曲阶段温度变化规律一致,试验仓翻完三次曲后温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后火生香阶段曲坯品温整体高于对比仓。夏季气温高,制曲微生物活跃,生化反应剧烈,曲坯品温正是发酵仓内微生物活跃程度的体现,但过高或过低则会对制曲微生物有抑制作用。通过翻三次曲,对发酵仓进行适当排潮和降温,有利于后火生香阶段制曲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于半成品微量香气成分的富集,可一定程度减少黄心曲的产生,杜绝曲心水分重的情况。 图2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