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庆阳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 1 题;共 6 分)
1. (6 分) (2020 高二上·怀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鼓灯是汉民族传统舞蹈,自 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渐渐为更多的人了解。它
流行于淮河流域的北部地区,多为平原大地,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劳动人民常常在田间地头、打麦场上,
用竹竿挑起灯笼,在铿锵的锣鼓伴奏下舞蹈,通过欢快的动作来抒发收获的喜悦之情。所以,花鼓灯是一种
__ 于农耕生活的艺术形式。
后来花鼓灯逐渐发展为淮河两岸重要的民俗表现形式,比如每年农历 3 月 28 日,( ) ,成为庙会艺术活
动中 的主角。在其它诸如迎神赛会、禳灾祈福和欢庆丰收时,都要举行 的活动,花鼓
灯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比如元宵节,《凤台县志》记载: “上元,夜张灯于门,街市搭松棚,放花炮,锣鼓通
宵。”花鼓灯铿锵的节奏和欢快的韵律已经融入到淮河流域人们的血液里,潜在地______着他们与自然、宇宙的内
在关系。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发轫 当仁不让 多种多样 调剂
B . 发祥 当之无愧 五花八门 调剂
C . 发轫 当之无愧 多种多样 调和
D . 发祥 当仁不让 五花八门 调和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蚌埠西郊的涂山上举行禹王庙会,数十班花鼓灯班子前来表演
B . 蚌埠西郊的涂山上举行禹王庙会,前来表演的有数十班花鼓灯班子。
C . 禹王庙会在淮河南岸的涂山举行,前来表演的有数十班花鼓灯班子
D . 禹王庙会在淮河南岸的涂山举行,数十班花鼓灯班子前来表演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23 页
A . 它流行于淮河流域的北部,该地区多为平原大地,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
B . 它流行于淮河流域的北部,多为平原大地,该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
C . 它流行于淮河流域的北部地区,该地区多为平原大地,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
D . 它流行于淮河流域的北部地区,多为平原大地,该地区广泛种植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
二、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共 10 分)
2. (6 分) (2016 高一下·扶余期中)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中庸之道与社会和谐
崔永东
①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庸”是“用”的意思,“中庸”
即“用中”,亦即按“中”的标准去做。“中”是 “恰到好处”,是一种“完善”的象征,而“过”与“不及”
都是对它的偏离,因而都是不好的。但那种将“中庸之道”当成一种折中主义的看法是一大误解,“中”并不是一
把在表面上或数量上对事物进行所谓 “半斤八两”式平分的标尺。“中庸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实质性的平
衡,是一种真正的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又与“和”有密切关系,东汉大儒郑玄对“中庸”解释道: “名曰中
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一词是指按“中”的标准去做就会达到一种“和”的状态。和谐是一种完
美的状态,因此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状态。
②中庸之道作为一个方法论原则,适用于政治领域,表现为宽猛相济、德刑并用的治国方略。但德刑并用不是
指德教与刑罚平分秋色,而是指德主刑辅,按儒家的观点看,德主刑辅恰恰是一种实质的“中”,而德刑并重是一
种表面上的“中”,表面上的“中”并不合乎真正的“中庸之道”,而实质的“中”才体现了中庸之道的真实内涵。
另外,中庸之道还表现为一种政治理想,或者说一种为政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儒家所谓 “致中和”的境界。《中庸》
说: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了 “中和”,不仅实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
现了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而这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口服国产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观察.doc VIP
-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钟宏民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青岛2024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2.1 制作电子班牌 课件.pptx
- 新华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版教材).pptx
-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安装调试技术.docx
- 手册三菱q系列plc培训.pdf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pptx VIP
- 序篇 不忘初心(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新教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