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ocVIP

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PAGE/NUMPAGES 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赏析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诗人,唐 诗改革的前驱者。24岁举进士,上书论政,获得武后重视,任麟台正字,再迁 为右拾遗,因今后代称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朝很有影响。他主张汉 魏风骨,倡导高雅比兴。其诗风高昂清峻,雄浑凄凉,语言深邃朴素。代表作有 《感遇》诗38首、《登幽州台歌》等,旨在抨击弊端,抒写情怀。有《陈拾遗集》 传世。 东方公1足下2:文章道弊五百年矣3。汉、魏风骨4,晋、宋莫传,但是文件有可征者5。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6竞繁,而兴寄7都绝,每以永叹。思先人,常恐逶迤颓靡,高雅不作,以耿耿8也。 9昨于解三10处,见明公《咏孤桐篇》11,节气端翔12,音情顿挫13,光英朗练14,有金石声15。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16。不图正始之音17复 睹于兹18,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19。 解君20云:“张茂先21、何敬祖22,东方生23与其比肩。”仆亦认为知言也。故叹息雅制24,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己以传示之。 【说明】 1.东方公:指东方虬,公,是对东方虬的敬称。东方虬,武则时节为左史,当是陈子昂的朋友辈,平生不祥。 2.足下:敬称,称对方。先人下称上或平辈相当都可称“足下”,后专用于平辈之间的敬称。 3.文章道弊五百年:道弊,这里指做文章的道理败坏了。五百年,从西晋初年至陈子昂生活的武则时节代计四百多年,五百年是大概言之。 汉、魏风骨:作者认为汉魏诗文拥有凄凉大方,刚健清爽的风格骨力。 文件有可征:意谓从存留下来的诗文能够获得证明。 6.彩丽:谓诗文讲究文采华美。 7.兴寄:比兴寄望。 耿耿:心中不安、放心不下的样子。 一:在这里有语气转折的意思。 解三:平生简历不详,当与陈子昂、东方虬文诗友。 明公《咏孤桐篇》:明公,对东方虬的敬称。《咏孤桐篇》,东方虬所作诗篇,原诗已佚。 端翔:内容端直,气韵飞动。节气端翔:指《咏孤桐篇》拥有风骨之美。 音情顿挫:音韵与感情都有抑扬顿挫之美。 光英朗练:光彩鲜亮,精练朗畅。 有金石声:音韵铿锵,发声如击金石。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二句:这二句的主语多解说为陈子昂,认为是 陈子昂读诗后的感觉是“洗心饰视,发挥幽郁”,意谓读了《咏孤桐篇》,令人居心目为之一新之感,并能令人抒发郁结于心的感情。也有人认为主语应是东方虬,陈子昂认为东方虬之所以写出《咏孤桐篇》,乃是由于他“洗心饰视,发挥幽郁”,即是由于东方虬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使他郁结于心的感情得以抒发。 17.不图正始之音:不图,未想到。正始之音:指曹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等人的诗文创作,“正始之音”是继承了“建安风骨”的。 18.复睹于兹:兹,此,指东方虬《咏孤桐篇》。指再次在此看到了“正始之音”。 19.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由于陈子昂认为东方虬的《咏孤桐篇》有“建安风骨”,所以倘若建安作者看到《咏孤桐篇》,必定会相视认为同志,而发出会意之笑。 20.解君:指解三。 21.张茂先: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惠帝时官至侍中、中书监、司空。有政绩。后为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 22.何敬祖:何劭(236-302),西晋诗人。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令、太子太师、尚书左仆射、司徒等官。能诗,《诗品》列入中品。23.东方生:指东方虬。 24.叹息雅制:意谓遇到东方虬《咏孤桐篇》诗的感人而作《修竹篇》诗。雅制,对他人作品的敬称,以他人的作品为高雅之作。 【评析】 这篇文章是陈子昂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议论,也是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虑与总结。文章高屋建瓴,一上来就是“文章道弊五百年”,做文章的道理已经败坏了大概五百年了。文章之道终究是什么?在陈子昂看来,那就是“汉魏风骨”。诗文要反应和揭穿社会现实,拥有充分的内容和凄凉大方、刚健清爽的风格骨力。可是,“汉魏风骨”从晋宋以来没有被继承下来,这从存留下来的诗文中能够得 到证明。陈子昂在空暇时以前阅读齐、粱时期的诗歌,看到的不过华美的辞藻,而缺乏深微的情志寄望,缺乏诗人真切感情的抒发。陈子昂以汉魏诗歌为正宗, 痛责六朝特别是齐梁诗“逶迤颓靡,高雅不作”的浮靡文风,叹息“风骨”和“兴寄”的失意。 令陈子昂欣喜的是,他在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中看到了汉魏诗歌的“风骨”与“兴寄”的复归。陈子昂叹息东方虬的《咏孤桐篇》为“雅制”,盛赞该文“节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可见,该文就是陈子昂心目中的“高雅”之作,既要求诗歌有“节气”,有寄望,着重社会矛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