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12
第六讲 立体几何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考点 1 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 1(2007 年福建卷理)如图,正三棱柱 ABC ?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 , D 为CC
中点.
(Ⅰ)求证: AB ⊥平面 A BD ;
1 1 1 1
A A
1 1 1
(Ⅱ)求二面角 A ? A D ? B 的大小;
1
(Ⅲ)求点C
到平面
A BD
1
的距离.
C C
D1
D
B
1
DC
D
C
M
O
B
例 2.( 2006 年湖南卷)如图,已知两个正四棱锥 P-ABCD 与
Q-ABCD 的高分别为 1 和 2,AB=4.
(Ⅰ)证明 PQ⊥平面 ABCD;
A
(Ⅱ)求异面直线 AQ 与 PB 所成的角;
(Ⅲ)求点 P 到平面 QAD 的距离.
Q
考点 2 异面直线的距离
2例 3 已知三棱锥 S ? ABC ,底面是边长为4
2
的正三角形,棱
SC 的长为 2,且垂直于底面. E、D 分别为 BC、AB 的中点,求
CD 与 SE 间的距离.
考点 3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例 4. 如图,在棱长为2 的正方体 AC 中,G 是 AA 的中点,求BD 到平面GB D
的距离.
1 1 1 1
1D C
1
O 1
1
BA
B
1
1
H
G
D C
O
A B
DOE考点 4
D
O
E
例 5(2007 年北京卷文)
如图,在Rt△AOB 中, ?OAB ? π,斜边 AB ? 4 . Rt△ AOC 可以通过Rt△AOB
6
以直线 AO 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 B ? AO ? C 的直二面角.D 是 AB 的中点.
求证:平面COD ? 平面 AOB ;
求异面直线 AO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B
C
例 6.(2006 年广东卷)如图所示,AF、DE 分别是⊙O、⊙O1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8,BC 是⊙O 的直径,AB=AC=6,OE//AD.
(Ⅰ)求二面角 B—AD—F 的大小; (Ⅱ)求直线 BD 与 EF 所成的角.
考点 5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 7.(2007 年全国卷Ⅰ理)
SC四棱锥S ? ABCD 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 底面 ABCD .已知∠ABC ? 45?
S
C
AB ? 2 , BC ? 2 2 , SA ? SB ? 3 .
?(Ⅰ)证明SA BC ;
?
B
A(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D
A
考点 6 二面角
例 8.(2007 年湖南卷文)
?CPAB?如图,已知直二面角? ? PQ ? ? , A ? PQ , B ?? ,C ? ? ,CA ? CB ,?BAP ? 45? , 直线CA 和平面?
?
C
P
A
B
?
证明 BC ⊥ PQ ;
Q
求二面角 B ? AC ? P 的大小.
例 9.( 2006 年重庆卷)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 ? 底面ABCD, ? DAB 为直角,AB‖CD,AD=CD=2AB, E、F 分别为 PC、CD 的中点.
(Ⅰ)试证:CD ? 平面BEF;
(Ⅱ)设 PA=k·AB,且二面角 E-BD-C 的平面角大于30? ,求 k 的取值范围.
考点 7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和角 D
例 10.(2007 年江苏卷) 1 A
B 1
如图,已知 ABCD ? A BC
D 是棱长为3 的正方体, C 1
1 1 1 1
点 E 在 AA
1
上,点 F 在CC
1
上,且 AE ? FC
1
? 1. F E M
求证: E,B,F,D
1
四点共面; D A
H若点G
H
在 BC
上, BG ? 2 ,点 M 在 BB 上,
G B
3 1
GM ⊥ BF ,垂足为 H ,求证: EM ⊥平面 BCC B ;
1 1
用? 表示截面 EBFD
和侧面 BCC B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求tan? .
1 1 1
AMB例 11.(2006
A
M
B
如图,l l 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异面直线,MN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 A、B 在 C
1、2
l 上,C 在 l
1 2
上,AM=MB=MN
证明 AC ? NB;
N
若?ACB ? 60? ,求 NB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考点 8 简单多面体的有关概念及应用,主要考查多面体的概念、性质,主要以填空、选择题为主,通常结合多面体的定义、性质进行判断.
例 12 . 如图(1),将边长为 1 的正六边形铁皮的六个角各切去一个全等的四边形,再沿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正六棱柱容器,当这个正六棱柱容器的底面边长为 时容积最大.
例 13 .如图左,在正三角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件阀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 小学植物种植观察记录表.docx VIP
- 2025全球灯塔网络:改变观念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和规模白皮书.pdf
- 在TransCAD中如何编译和使用定制的VDF动态链接库.doc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