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西沙湿地的保护与开发
一 湖流域间湿地公园概况
西湖、西湖和西钟被称为杭州的“三个西部”。“东晋发现,唐宋发展,明清全盛”的西溪湿地风景区已有1600多年历史。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与西湖流域间仅有一丘林带为分隔,东至紫金港路绿化带,南靠沿山河,西接绕城公路绿化带,北到蒋村集镇,方圆12km2(图1)。其核心区域是占地700 hm2的沼泽地,是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一块城市湿地,已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1。
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具有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西溪湿地毗邻杭州城区,对城市的生态调节作用不容忽视。
1 河流湿地建设
西溪湿地的水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是杭州城区唯一保护较好的河流湿地,70%是溪流、池塘等水域,沼泽地、陆地仅占30%,绿化率高达85%以上。鱼塘养殖使得这里的池塘更为密集,原生地貌加上人工作用,形成现有的湿地形态(图2)3]。
2 田园气流特征明显
河渠行舟、碧潭网鱼、竹林挖笋,渔人在这里放歌,水鸟在这里生息,西溪湿地呈现出极富江南水乡特征的田园气息。西溪湿地原有建筑全为民居,村落沿河岸成带状分布,也有的夹河分布。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以农渔林为生,在水塘密集之处,住居不能规律的排布,就依据地形,自由散布在湿地的边边角角,渔船是他们便捷的交通工具(图3)。
二 “人治化”的湿地环境
昔日的梦幻湿地,今日是否风采依旧?现今的西溪,路边散布着零散的小型企业厂房;蒋村一带则分成了蒋村商住区、工业园区……受影响最小的一块位于蒋村与五常的交汇区域,农民们沿水建起了农居点。完整保留湿地自然地貌的面积日渐萎缩(由原来得50多km2,缩减到现在的10.08km2);城市公路从湿地中穿过,将其一分为二,截断了动植物迁徙之路(图4);湿地核心区环境也由于人口增多,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使水质污染;新建的农宅各自为政,简陋的外表与当地文化背道而驰(图5)……要想寻得往昔旧梦,只有坐船深入腹地,那里因当地居民自发兴起的旅游业而幸免于难。
西溪湿地的环境恶化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水质下降。人口增多,水污染加重。不久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对西溪水体的12个点同时进行过检测,结果不容乐观。湿地的自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其承载力,湿地无法自行完成去污消毒。日渐积累,水质下降。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在影响着湿地。以湿地核心区为例:几年前,西溪的村民为家庭经济需要圈养生猪,严重污染了水质。蒋村居民的生活包括生活垃圾、污水排放,实际上都是就近处理。这给湿地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图6)。村民住宅的零星分布也很不利于生活污水的集中净化。
三 “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并开始实施。该规划明确西溪湿地保护范围将划为三个层次,即保护区范围、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观控制区。具体范围是:东起紫金花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新路延伸段的区域为保护区范围,总面积11.26 km2;保护区界线以外还将建成外围保护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 km2;外围保护地带以外则形成周边景观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块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 km2(图8)。
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修复受到广泛关注,城西住居在受益于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干预,西溪湿地周边在建的楼盘有20多处。湿地上的人居必须对湿地环境做出正确应对,维护整个湿地水体的完整循环,保持生物群落的繁殖,适应自然基质。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制定开发策略,使湿地的保护和住居开发实现“双赢”。
1三个开发层次
(1)湿地保护区。保护区中湿地的修复工程和适度的生态旅游开发正在进行。在保护西溪湿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六大原则:①1生态优先原则。还原湿地植被,保持原生态群落。②最小干预原则。把柿基鱼塘、桑基鱼塘作为几千年农耕劳作形成的西溪湿地特定地貌,将当地农民千百年生产生活的文化积累作为西溪区别于其他湿地的主要特征,全面保护鱼鳞状鱼塘。③修旧如旧原则。湿地保护工程中,原来散布在湿地各处的517户原住民,将只保留100多户,并如原样修复。在西溪湿地上,建筑只是陪衬,建筑不能凌驾于湿地之上。④注重文化原则。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游过西溪,甚至出生在西溪,如施耐庵、周邦彦、蒋崇仁……发掘这些西溪名人,汇入西溪的景点,也是保护工作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
(2)低密度开发区。该区域位于湿地保护区的外围,周边景区控制区以内。这里还保留着少量原生的湿地地貌,适合低密度的保护性开发,形成西溪湿地自然地貌与城市人工地貌之间的过渡地带。如果太逼近湿地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必将影响湿地的生态作用,其景观效益也会大打折扣。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