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材料得“四平八稳”
写,是一门手艺,足以养家糊口、安稳生活;写,是一种能力,可使仕途顺遂、行稳致远。但不少办公室的同志,一接到写作任务就头疼。其实写作好比练中国功夫,遣词造句、修饰修辞,属于外练的“筋骨皮”;思维逻辑、观点认识,则是内练的“一口气”。练好外功,能使材料“有板有眼”;练好内功,能让材料“有理有力”;内外兼修,注意“四平八稳”,则可使自己与材料都能“以一当十”,收事半功倍之效,从此不再为材料头疼。
一、啥是“四平”。
一是平时用功。提升写作能力,必然要走学习积累、反复练习这个过程。要多读党报党刊、理论文章、上级文件;多看领导批示、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多学党纪法规、国学经典、例文范文。在此基础上,勤加练习、反复打磨,以求提高。
二是平等交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材料的评价,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拿为“一把手”准备的讲话稿为例,听众可以评价,但“一把手”觉得“好”,那就是真的好。“好”在哪呢。——把领导的想法写出来、写深刻、写漂亮。这就需要在提笔前与领导充分沟通、深入探讨、平等交流,既要敢于和领导进行“头脑风暴”,又要善于用自己的文笔承载领导的意图。当然,与平级和下级更要平等交流,只有在起草和修改过程中充分听取意见,凝聚集体智慧,才能写出优质文章。
三是平衡心态。窗外已是华灯初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室内早就人去楼空、唯留写手独守空房。想和朋友约个饭局,材料没写完。想回去陪陪家人带带孩子,明天要交稿。想早些休息洗洗睡了……想想得了。凭什么做事务性工作的人就能按时下班。凭什么自己就不能享受自由生活。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啊,这辈子要写材料。。相信不是只有我曾发出过类似的“灵魂拷问”,甚至在看到其他岗位的同志“外放”高就后,顿生“沉舟”“病树”之感、自艾自怜,内心大呼命运不公。为什么别人可以出去独当一面。凭什么自己只能围着材料转圈圈。殊不知成长有快慢、成材有长短、有舍方有得,围着材料即是围着领导,学习锻炼提高的机会只会多不会少,即便暂时失了些许“利”,却能得到可以带来巨大动能的“势”,所以,要把眼光放长远、把心态放平衡,踏踏实实写材料,只有熬得过清苦、守得住寂寞、耐得了枯燥,方可成得了“材料”。
四是平躺放松。接到写作任务后,不少新手都会感觉到紧张、焦虑、痛苦。这是畏难情绪在作怪,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越是紧张就越难发挥真正实力,越是焦虑就越浪费时间,倒不如选择暂时性“平躺”,彻底放松身心,快速调整好状态,然后轻装上阵。写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卡壳”现象,我每每感到“黔驴技穷”“江郎才尽”、搜肠刮肚也写不下去时,就要在“真正意义”上平躺一下,缩短大脑与心脏的海拔距离,头脑供血供氧充足了,技巧啊、词汇啊、灵感啊也就跟着蹦出来了。如果实在没有思路,那就按照“八稳”的套路铺排(笔杆儿网原创)。
二、何谓“八稳”。
一谓方向稳,不偏题。坚持目标导向明确中心思想、主题、主旨,按需敲定对应文种,一贯到底。
二谓站位稳,不逾矩。政治上要正确,严格区分上下级和平级关系;严格按照单位所处地位和职能职责把握材料“语气”。
三谓调子稳,难挑剔。上级要求什么,材料就强调啥;平级提出什么,材料就回应啥;下级希望什么,材料里就适当体现什么。尽量让各方满意。
四谓立脚稳,难动摇。要紧密贴近实情,把材料的“根”扎进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哪怕写法上“低小下”也要把该讲的工作、该提的要求依次说清楚。
五谓观点稳,有支撑。坚持实事求是,材料里的观点要么是已经被证实的,要么是经过自己实践检验的,切忌异想天开、胡编乱造。
六谓逻辑稳,有条理。文章的各部分或是“递进”或是“并列”“总分总”等,都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各部分可以相对独立,但绝不能“自说自话”。
七谓结构稳,经推敲。外在结构虽靠内在逻辑支撑,但仍有其自身的布局规律,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部分的体量和各段落的字数大致相等,排版要标准。
八谓手把稳,经核校。行文之时,一定要用心、细心,避免笔误,成文之后要反复检查然后送审,莫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