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03.220.01
CCS R 01
中华 人 民民共共和和 国 国家家标标准准
GGB/T XXXXXX—XXXXX
综综合客客运枢枢纽通用要求求
Genneral requiirements oof multimoodal passeenger transsportationn hub
(征求意见见稿)
XXXX-XXX-XX 发布布 XXXX-XXX-XX 实施施
GB XXXXX—XXXX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光、邵坚达、杨权、李艳红、郑维清、冯淑珍、王肖文、焦力、孙小年、姜
彩良、杨天军、萧赓、李彦林、王东、王兆雄、刘燕、赵若希、姜景玲、王明文、聂婷婷、石琼。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T 1067-2016。
II
GB/T XXXXX-XXXX
综合客运枢纽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总体要求、换乘设施设备、交通组织及引导、信息化、安全与应
急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T 20501(所有部分)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243-2011 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T/T 980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JT/T 1065 综合客运枢纽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JT/T 1065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总体要求
4.1 综合客运枢纽站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应靠近城区,且应具备良好的外部集疏运条件,
到达中心城区的时间不宜超过 30min。
4.2 综合客运枢纽系统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协同运营的原则,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站场及换乘区域的所属范围,清晰划分设计界面和管理界面。
4.3 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应贯彻绿色、低碳、环保、智能等理念。
4.4 综合客运枢纽应具备换乘客流组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班次时刻表发布及运力协调等运输组织
功能,引导客流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有效分流。
4.5 换乘区域内应提供信息发布、问询、医疗、配套商业等服务。
4.6 综合客运枢纽设施规模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诱增客流的影响。
1
GB XXXXX—XXXX
4.7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应体现换乘量最大的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换乘距离或换乘时
间最短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