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T 21548—2021目 次前言........................................................................................................................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45 测量方法...............................................................................................................5附录A (资料性附录)半导体激光器组件结构..................................................................11
GB/T 21548—2021-T Z - —1—刖 s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 21548—2008((光通信用高速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的测量方法》,本标准与 GB/T 21548—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修改了范围描述(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一删除了 GB/T 17626 系列标准、YD/T 701—1993、YD/T 1111.2—2001,YD/T 767—1995 和 IEC 62007-2 的引用,增加引用了 GB/T 15651—1995 和 GB/T 31359—2015(见第 2 章,2008 年版的第2章);一删除了峰值波长和中心波长、阈值电流、光功率-驱动电流线性度、分布反馈、光谱宽度、多量子 阱分布反馈、边模抑制比、载噪比、组合二阶互调、组合三阶差拍的定义,修改了半导体激光器 及其组件的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3.2);一删除了模拟带宽等多个缩略语,增加了 PAM4的缩略语(见第4章,2008年版的3.1);一删除了激光器特性及分类(见2008年版的5.2);一增加了对波分复用半导体激光器组件测量方案的描述(见5.1);一修改了环境条件要求以及测量仪器要求(见5.2和5.3,2008年版的5.3.1);一删除了测量设备和仪表要求(见 2008 年版的 5.3.1.2、5.3.2.1、5.3.3.1、5.3.4.1、5.3.5.1、5.3.6.1、 5.3.7.1、5.3.8.1、5.3.9.1、5.3.10.1、5.3.11.1、5.3.12.1);一修改了阈值电流的测量方法(见5.4.2,2008年版的5.3.3);一增加了斜率效率的测量方法(见5.4.2);一增加了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的眼图测量方法描述(见5.4.6);——修改了 Si参数的测量(见5.4.7,2008年版的5.3.8);——修改了波长-温度漂移系数的测量(见5.4.10,2008年版的5.3.11);一修改了相对强度噪声的测量方法(见5.4.11,2008年版的5.3.12);一删除了载噪比、组合二阶互调和组合三阶差拍的测量方法,可靠性试验和分类和产品检验方法 (见2008年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一增加了单通道半导体激光器组件封装结构和波分复用激光器组件封装结构示意图(见附录 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新飞 通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毅、李世瑜、马卫东、罗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hatGPT与区块链数字化转型的业财融合.pptx
- ChatGPT与数字化转型的业财融合.pptx
- CIM智脑与CIM数字孪生体新基建白皮书 .pptx
- CPDA 数据分析师专业技术考试大纲.pptx
- CTB CTC产品结构及对总装影响研究.pptx
- DB37-2409-2013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pptx
- DFMEA五版培训资料.pptx
- DL∕T 5003-2017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pptx
- DPI系统技术规范移动互联网数据标准和接口(5GSA).pptx
- Excel大数据透视分析案例白皮书.pptx
- GB50799-201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ptx
- GBT 7946-2015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pptx
- GB-T 31464-2022 清晰版 电网运行准则.pptx
- GBT 39083-2020(快递服务支付信息交换规范).pptx
- GBT 42021-2022 工业互联网 总体网络架构.pptx
- GBT 51369-2019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pptx
- GBT_37043-2018_智慧城市_术语.pptx
- hr培训 -住房公积金培训PPT(优质版).pptx
- HR总监战略型人才管理体系.pptx
- HSC半导体智库:美国半导体全息生态地图报告.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