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益气汤治疗黄瘘型肝炎的临床体会.docxVIP

清神益气汤治疗黄瘘型肝炎的临床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神益气汤治疗黄瘘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清神益气汤来自李东元的脾胃理论。这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典型方剂。其处方不执着于脾胃疾病的治疗规律,不执着于湿热、黄疸和其他热循环规律,而是注重脾胃的健康锻炼。这反映了东源脾胃的一贯指导思想。这个方案的想法是巧妙的,混合的过程是复杂的,主次是不同的,使用是正确的,效果显著。 1 中医等联合治疗药 本方由升麻、茯苓、苍术、防风、生姜、青皮、陈皮、白芍, 白术、人参、麦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共15味药组成。适用于脾胃肺素来虚弱, 又因湿热之交蒸而致黄疸、目疾。在《脾胃论注释》中对该方做了肯定的方解, “用茯苓、泽泻渗湿热于下, 升麻、防风、生姜助风以胜湿, 鼓舞阳气而外行经络, 白术、人参、甘草补脾胃而固根本。白芍敛耗散之阴, 青皮、陈皮利肝脾之气;生脉散急救津液, 加黄柏既助麦冬、五味子以滋肾水, 又配苍术以清湿热。本方补脾胃升阳气, 标本兼治, 升降协调, 即肝病所致之目疾、黄疸, 亦由于肝病治脾的整体疗法, 达到清神益气的治疗目的。”在临床上我们多运用于符合上述病机的儿童黄疸、早期肝硬化等疗效颇验。 例1.张某, 男, 10岁, 学生, 1998年5月8日初诊。其母代诉:素来偏食, 零食不离嘴, 正餐饮食很少。于十几天前, 曾因食肉类而呕吐恶心, 开始吐出物为胃内容物, 继之饮水亦吐。当时经某诊所以“胃肠炎”予以治疗不效, 继之发现身目俱黄。体检:肝肋下1.5cm, 剑下2cm, 质中等, 压痛明显, 脾未触及。肝功:DBiL 25μmol/L, TBiL 70μmol/L, ALT 200u/L, AST 78u/L。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治, 经用输液、抗病毒、保肝等法治疗效果不显, 遂用中药治疗。诊患儿身目黄色鲜明, 神倦疲乏, 溲黄, 便秘, 舌苔白腻微黄, 脉濡数无力。证属脾胃虚弱加湿热交蒸, 内虚外实, 仿清神益气汤之意, 内补脾胃之虚, 外泄湿热之邪, 处方:茯苓15g、升麻10g、泽泻15g、苍术12g、防风10g、青皮10g、陈皮12g、甘草6g、白芍10g、白术12g、苍术10g、黄柏12g、麦冬12g、五味子12g、茵陈30g、生姜2片, 水煎服每日1剂, 6日后黄疸退, 溲清, 纳进, 又依本方加减, 服16剂病告痊愈。 例2.黄某, 男, 46岁, 卷烟厂销售部营销员。1998年10月4日初诊, 患者曾于10年前患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肺炎, 后治愈。平素嗜好烟酒, 近2年感脘闷腹胀, 纳呆。以胃病治疗效果不著, 诊其面色萎黄, 下肢有轻度浮肿。自述半年来胁肋及胃脘部胀痛明显, 纳呆, 乏力加重, 食后腹胀尤甚, 口臭, 小便黄, 便秘, 舌淡苔白黄而腻。肝功能化验:ALT 180u/L, 白蛋白/球蛋白为3.4/3。B超检查:肝增大, 实质回声增粗增强, 形态尚规则, 脾轻度肿大, 无腹水。西医诊:早期肝硬化。其证属脾虚健运失司, 升降失常, 加之脾胃湿热交蒸而致病。仿清神益气汤意, 处方:茯苓12g、升麻10g、泽泻15g、苍术12g、防风15g、生姜8片、青皮10g、陈皮10g、甘草10g、杭药12g、白术12g、党参3g、黄柏10g、麦冬12g、五味子10g, 水煎服35剂后, 肝功正常, 食欲明显增加, 腹胀好转, 苔转薄白。 2 见东垣胃法以养胃 本方为肺脾胃虚弱而湿热交蒸所致的黄疸、目疾而设, 临床中儿童黄疸脾胃虚弱者尤为多见, 正切中病机, 用清神益气汤其效果优于茵陈蒿汤。虽然早期肝硬化未出现黄疸, 但是, 其病的脾胃气虚是本, 湿热交蒸为其标, 内为脾虚外为湿热, 通过调整脾胃的健运, 使湿热得清。本方贵在一个“运”字上, 运脾不仅使脾胃的升降功能恢复, 运化健全, 而且必然随着脾胃的健运, 使湿得以化而热得以清, 故病得以痊愈。东垣脾胃学说的临床价值在此一斑可见全貌。 在临床中, 本方所治之黄疸与《景岳全书·黄疸》篇中所述的内伤不足脾虚气亏, 血败而不华色, 因虚而发黄的虚证黄疸不同, 前者是本虚标实, 后者是纯虚无邪, 前者重在运脾运湿, 后者贵在补益气血。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