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6
PAGE 66
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
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
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5)《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6)《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防雷技术规范》(QX/T210-2013);
7)《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1);
8)《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
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3年版);
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
1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14)《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 5178-2017);
1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16)《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
17)《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3部分:氯化聚氯乙烯及硬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导管》(DL/T 802.3-2007);
1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
19)《光缆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方法》(GB/T14760-199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6-2014);
21)《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
22)《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23)《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
24)《接地装置安装》(国标图集)(14D504);
25)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
26)国家颁发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等;
27)道路专业提供的平、纵、横断面图。
2电力工程设计
1)设计范围
电力工程设计范围为红线内10kV及0.4kV电力通道土建工程设计,不含电缆敷设。
2)工程设计
1、电力主管位于道路西侧距离道路中心线11m处。电力主管采用12CPVC150+2CPVC50,沿主管每隔50m左右设置一处人孔井,每隔200m设置一处过街支管,电力支管采用9CPVC150+CPVC50。排管顶部距离地面≥0.8m,要求管受压变形1/3无裂缝,耐压1MPa/cm2。桥梁段的电力主管位于可揭式人行道盖板下埋设。
2、本工程适用的环境作用等级为Ⅰ-B级,砼结构含碱量≤3Kg/m3,地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人行道下电力排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车行道下电力排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30kPa,检查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30kPa。
4、检查井盖板要求与两侧人行道平顺衔接,故设计沟底高程可视路面具体情况作调整,过街排管覆土不小于70cm,施工时请与实际高程核对。车行道下采用球墨铸铁五防井盖,人行道下采用双层井盖,其中下层为球墨铸铁三防井盖,上层为金属边框装饰景观,上层装饰井盖重量不宜超过50kg,井盖上做上电力标志,固定盖板接缝处用 1:2.5水泥砂浆堵抹严密。
5、电力工作井(临时检查浅井、直通检查井、三通检查井、四通检查井等)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三通井应三侧装设牵引拉力环,四通井应四侧装设牵引拉力环。
6、电力检查井采用图集时,采用HPB300级钢筋替换HPB235级钢筋,HRB400级钢筋替换HRB335级钢筋。
7、电力通道设计桩号与道路桩号一致,电力井井盖标高和该点路面标高相同,施工开挖需复核标高后进行。如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可适当调整或联系设计。
8、电力排管外侧铺设一根40×4扁钢作为水平接地线,水平接地极与预埋件可靠焊接,每隔10米设一接地角钢同水平接地线可靠焊接,凡焊接处均刷沥青防腐。
3通信工程设计
1、通信主管位于道路东侧距离道路中心线9.8m处。通信主管采用12UPVC110,通信过街支管采用9UPVC110。排管顶部距离地面≥0.8m。桥梁段的通信主管位于可揭式人行道盖板下埋设。
2、每隔50m左右设一个检修井,每隔150~200米设置通信排管过街。
3、管束进入人孔井2m范围内用C20混凝土包封,管口与井内壁齐平,做成喇叭口。管束在车行道下埋深大于0.8m时用C20混凝土包封;埋深不足0.8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包封。
4、通讯通道地基承载力≥100kPa,通讯检查井地基承载力≥130kPa,如果位于路基范围内的回填土上,回填土的压实度≥0.90。
5、通信管束横向过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