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dline Catheter定义;在考虑药物输注特性并结合预期治疗时间,中线导管可用于1-4周的输液治疗。1-3,5(IV)
中线导管应该用于下列药物和溶液:抗菌药物,补液和外周静脉对其具有良好耐受的镇痛药。11-14 (V)
术后不需X线定位。;不适宜应用中线导管的治疗包括:
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
胃肠外的营养;
渗透压超过900mOsm/L的液体药物;(参见标准61, 肠外营养).13, 6,11(V);穿刺部位首选上臂,其次选择肘窝部位,使用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和肱静脉,其中贵要静脉最佳。对于新生儿和儿童患者,其他可选择的部位还包括:尖端在腹股沟以下的腿部和胸以上区域尖端在颈部的头皮静脉。7,12,13,32-34(V);
F. 进行中线导管置入时,考虑采用最大限度的无菌预防措施。24-26(V)
G. 对于中线导管的置入,使用最安全可用的置管技术,包括赛丁格,改进的赛丁格技术(MST)或消除了多个步骤的新技术(例如更改至赛丁格技术),以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例如空气栓塞、导丝破损、栓塞、误入动脉出血等。26-31 (V)
H. 确保中线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成人和较大龄儿童︰
导管尖端位置在腋窝水平或肩下部。24-26,32 (V)
;Per-Q-Cath*导管特点;配件-穿刺针;;摆体位,协助患者仰卧,术侧手臂外展45~90度;
选择静脉及穿刺点:
上臂扎止血带
根据患者的静脉情况,首选贵要静脉;其次可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点的选择:肘窝下
松开止血带;3. 测量:
测量计划穿刺部位到导管尖端预期位置之间的距离
测量臂围
记录
;4. 建立无菌区:
免洗消毒液洗手
打开术包,戴无菌手套
患者手臂下铺无菌治疗巾
;5. 消毒穿刺部位:完全待干
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先75%酒精3遍(第一遍顺时针,第二遍逆时针,第三遍顺时针)再碘伏3遍(方法同75%酒精)
注意:碘伏至少持续2分钟以利于碘伏完全干燥达到充分杀菌效果
;脱手套,穿无菌隔离衣、戴第二副无菌手套,并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用干纱布
擦干
7. 铺孔巾及无菌大单;助手按无菌原则投递注射器等于无菌区内, 注射器抽吸满生理盐水
按无菌原则打开导管包装
将预注满的注射器连接延长管的路厄氏接口上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亲水性导丝
操作过程中,连接注射器或关闭楔形夹
;10. 修剪导管:
将支撑导丝回撤至预期导管剪切点后方
在预计刻度处剪切导管
11. 扎止血带
在上臂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 ;12. 静脉穿刺:
绷紧皮肤,以15~30度角实施穿刺
见回血,稳定住穿刺针,将Excalibur* 安全型穿刺针的导引套管
向前推进进入静脉。
;13. 撤出Excalibur* 安全型穿刺针针芯:
握住安全型穿刺针导引套管,避免移位
在穿刺部位上方轻压血管,减小血流
松开止血带
自安全型穿刺针导引套管中将针芯撤出
;置入导管:
将导管插入穿刺针导引套管
缓慢、匀速置入
推进适当长度后,可将导引套管移去 ;撤出和移去Excalibur* 安全型穿刺针导引套管:
压住导引套管远端静脉,稳定导管位置
在穿刺部位自静脉内撤出导引套管
撕开导引套管,将其和导管分离
;16. 完成导管置入:
持续推进导管
彻底推进导管使其到达预定部位
;17、移去支撑导丝/T 型锁紧接口组件:
自导管路厄氏接口拆除T 型锁紧组件
轻压穿刺部位上方静脉固定导管位置
缓慢移去T 型锁紧组件和支撑导丝
注意:
在取出导丝时绝对不能过度用力。阻力可能损坏导管。如果存在导管阻力或打皱,则停止导丝撤出,让导管恢复至正常形状。将导管和导丝一起撤出大约2cm 后,再尝试撤出导丝。重复操作直至导丝能够顺利撤出。导丝一旦撤出,推进导管至预定部位。
;18. 检查回血和冲管:
抽回血
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19. 安装MC100输液接头;20. 撤孔巾,清理干净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血渍
21. 固定导管: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22. 遵医嘱输液
23. 处理用物,洗手
;24. 在敷料上注明:
置入日期、时间
血管通路工具的规格及长度
置入者的姓名缩写
25. 在患者的病例中记录置管流程,导管置入的血管、长度
;物料准备:
同前
附加导针器1个
SR5/SonoTouch超声系统1台及相关附件
微插管鞘组件1套
操作前评估: SR5/SonoTouch下帮助选择最佳血管
;1~10. 同前
穿刺点的选择:肘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