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共《财政学》(第10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陈共《财政学》(第10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陈共《财政学》(第10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资本性支出[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研] 答: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这种支出的明显特点是,它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所以,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因为它所形成的成果有一部分是在当期受益,但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与此相对应,资本性支出的一部分应在当期得到补偿,而大部分应分摊到未来的使用期;如果用当年税收去补偿全部的资本支出,就等于将未来公共物品的成本提前到本期,这样也会使公共物品的受益与公共物品的付费在时间上发生差异。 2中性财政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研] 答: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基本等于货币需要量,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无影响。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中性财政政策要求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3公共选择[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研] 答:公共选择作为一种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它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因此,公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作为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有着不同的方面,要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与行政和司法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公共选择的内容体现出层次上的不同。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它的主要贡献在于: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同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政府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和制约体系。 公共选择学派要研究的是公共选择问题。 4经常性支出[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研] 答: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比如,行政管理费包含公务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修缮费等,这些费用的消耗就会成为当期服务的公共物品——行政管理、社会秩序、社会安定、经济信息等等。 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按照公平原则,当期公共物品的受益应与本期公共物品的成本相对应,如果人们消费了本期公共物品却没有支付相应的代价,那就会违背公平原则。 5混合经济与公共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 答:混合经济是国家以社会目标弥补私人目标,以公共经济弥补私人经济以政府调整弥补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通过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混合经济中,公私两个部门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是通过要素和收入在两大部门之间多渠道全方位的流动来构成的。政府征税收费和发行公债,引起货币流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的转移,政府的各类转移性支出则引起货币流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政府的购买支出引起产品和劳务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流动,也有私人部门通过缴纳使用费和规费等方式,而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正是在两大部门的这种种相互交往和联系,在货币和产品、服务的相互易位易形过程中,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经济。 公共经济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6排挤效应[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研] 答:排挤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即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排挤效应”。 国债排挤效应是指,在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减少非政府部门的资金供给并形成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从而引起非政府部门投资减少的现象。 国债的排挤效应,主要是通过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两个渠道发挥作用的。 ①资金供给,国债发行直接减少了民间的可用投资资金总额,民间购买国债的资金并非来源于消费基金。事实上,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权从民间转移到政府手中。 ②资金需求,国债发行会抬高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引起债券价格下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若资本边际效率未能相应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必然受到抑制,导致投资规模的缩减,资本市场处于一种较低的均衡水平上。所以,政府发行国债会减少私人生产部门对资金的需求,相应地,资本市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