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与风景名胜赏析作业2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业管理 092 班 鹿同 中国旅游文化与风景名胜赏析作业 2 归纳总结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情况 我的家乡莱芜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剧类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720 Ⅳ-119 莱芜梆子 山东省莱芜市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类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38 Ⅶ-62 锡雕 山东省莱芜市 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原名莱梆,它的发祥地是山西。明朝,燕王扫北时,莱州{今泰安一代}的人 因战争死亡过半。燕王建都北平后,敕令山西洪洞县人往山东莱州搬迁。洪洞县的地方戏 剧于是在莱州安家落户,遂改名莱州梆子。莱州改名泰安后,建制出现了莱芜,莱州梆子 便讹成莱芜梆子。莱芜梆子又称“莱芜讴”,亦称“泰山梆子”。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豪迈 1 奔放,风格独特,是中国戏曲中有地方独特风格的剧种之一。山东泰安、莱芜、新汶、宁 阳、东平、蒙阴一带的人们,尤为爱听。 1790 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庆”徽戏班奉调入京献演,随后,“四喜”、 “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进京,其它许多徽班也纷纷向此开拓。1850 年 (道光三十年) 前后,徽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流入泰安一带,后来在泰安西南程子寨定居。在此 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经河南流传到汶上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地梆子腔。这 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 ,因而影响不断扩大。面对这 一严峻形势 ,为了争取观众 ,以利自身发展 ,“老阳春”便逐步全盘吸收梆子腔这个艺术形 式 ,开始了新的探索。在相当长的演出活动中,历代班社都是徽戏和梆子戏同班并存 ,但 不合二为一,演员既能演唱这一声腔的戏,又能演唱那一声腔的戏。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 地演员越来越多,受当地方言、习俗和群众爱好的影响越来越深 ,便逐渐改为以演唱梆子 戏为主 ,徽戏的成分日益减少 ,以致绝迹。而被徽班吸收的梆子腔也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 莱芜梆子。清朝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爆发 ,为莱芜梆子的兴盛阶段 ,专业班社数量可观 , 演出活动十分活跃 ,流行区域不断扩大。莱芜梆子历史上属于民间艺术 ,以莱芜、泰安、 新泰为主要活动区域 ,后来流行于东至日照 ,西至平阴,南到临沂 ,北抵济南的广大区域 内 ,但以在莱芜、泰安,新泰、沂源影响最深。在当地流传着 “跑断腿 ,磨破脚 ,还不知 赶上磨旦子(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出角不出角”的歌谣 ,可见其魅力之大 ,影响之广。 1954 年 1 月山东省莱芜县成立莱芜县民艺剧团 ,1956 年更名为“莱芜梆子剧团”, 使该剧种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1965 年剧团晋京汇报演出《送猪记》,受到周恩来总理、 朱德委员长、彭真、叶剑英和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1975 年又 为庆祝建国 26 周年晋京献礼演出《三定桩》,1977 年 《三定桩》赴广交会为 130 个国家 和地区的友人演出。1982 年初又到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演出 《红柳绿柳》,再次受到彭真、 康克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其中 《三定桩》和 《红柳绿柳》分别由上影厂、“八一”厂 2 和山东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并先后有《借闺女》等几个剧目被省、市电视台录制,其中 《借闺女》被中央电视台转播。现代戏《正月十五雪打灯》获1995 年度山东省精品工程 奖,1996 年参加文化部在西安举办的全国梆子戏优秀剧目交流演出,荣获七项奖。1997 年,现代戏 《雪野风情》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现代戏 《好儿好女》、《大山魂》、《钓 鱼人》先后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推媳妇》2000 年 12 月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 戏调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2002 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 “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展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