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城中学高三仿真模拟卷(三)语文试题.pdf

2023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城中学高三仿真模拟卷(三)语文试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舒城中学高三仿真模拟卷 (三) 语文试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古人点评作品,多是三言两语,说到本然便悄然收笔,不愿多写。金圣叹批才子古 文,都是形象的感悟,吉光片羽中,似乎已把内涵托出。我读脂砚斋点评 《石头记》的 文字,亦觉其间的妙处。批评者随着文本的起伏而动情感意,叹息曹雪芹的惊人之笔, 有假里见真的本领,成了了解曹雪芹文字的向导。近读冯其庸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 梦》,延续的是金圣叹、脂砚斋的传统。不过冯先生似乎不满意古人点评的格式,觉得 文体略显拘谨,索性在每个章节后,附一篇短小的笔记小品,玩味着本章要义。或在文 本里索弦外之音,或演绎明清思想之争,把文学与学术间的关系勾勒出来。这样的校评, 深得文章学的要义,现在的学者,多没有类似的本领了。 但冯先生的笔记体批评,终觉得有些老气,好像是古人的样子,现代人的东西略稀。 就笔记体批评而言,钱锺书的实验,倒显得比同代人高明了许多。他的文章之道,如今 思之,依然可以暗示一些什么。钱锺书对文学的理解是碎片式的。犹如笔记,随感的调 子,流溢着对古文的会心之语。这些集中表现在 《谈艺录》里。 他借着古人的诗文谈论对当下文化的看法,下笔苛刻,看似讥笑前人,实则是对当 代文化的回应。又能中外对比,不是陷在所谈的文本里。在他那里,不都是就文学谈文 学,而是把史学、艺术和诗文放在一起言之。还原了历史语境,又纠正了诸多误判。钱 锺书谈诗歌的时候,没有体系,感悟者居多。他嘲笑体系,对那些自以为宏大叙事的学 术研究,说了诸多讥讽的话。他在看似简单的文字里,常常悟出哲思,且将其与别类的 文字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审美的景观,那些破碎的、不相关的存在便获得一种生命的感 觉。从 《谈艺录》看出,作者的胸怀广大。引言之中就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 学北学,道术未裂。”他从东西方诗文对话里,阐发幽思,体味神理,多惊人之语。因 阅诗无数,故能知得失,解短长,通古今。文字之中,才华毕现。 (摘编自孙郁 《笔记体批评》) 材料二: 当下中国文学批评最显要的批评资源就是西方20世纪的文学理论与方法,让我有 时似乎有一种错觉,为批评者,如果不能够言必称西方20世纪种种主义或某某家就取 试卷第1页,共 12页 法乎下,就没有学术性与学理性;而所谓论文如果没有十几、二十几个注释就不成其为 论文。20世纪西方文论所取得的成绩堪与那些文学经典名著比肩媲美,学习与借鉴是 必不可少的;问题是许多批评家似乎是忘了,批评之旨归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创造。然而, 几十年匆忙地过去了,很多时候我们又创造了什么呢? 过去,我们通常会将语言与叙述划入风格的范畴,其实语言与叙述本身就是文学性 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现在已经被更多的作家所认知。但是研究语言与叙述的批评家 中却并不多见对批评的语言做出“文学性” (或曰“艺术性”)的探索者。我们当然不 应将对批评语言与叙述的探索仅仅视为批评家的风格,它的内在意味其实正是批评家文 学精神和审美趣味的一种显现。中国古典文论的妙处是与诗文同样具有文采,我们把它 当成美文来读,也是自然之事,可惜这种传统现如今几乎中断。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当然是我们不该忘记、更不能放弃的丰富而 伟大的思想理论资源。中国古典文学批评总体而言是一种诗性的随感式批评,无论是理 论,还是思想,都寄寓于文学性极强的或对话、或序跋之中;他们甚至以诗评诗,以骈 文论文学,可以说是世界文学批评史之奇观,他们的浪漫与想象力,他们的率性与自信, 真是今人无法企及的。古典文学中的 “笔记”概念,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到了宋 代,更是直接被作为书名使用。笔记作为一种文类的细分,指向的是精短的随笔、随感 和庞杂的文学存在。当小说在明清以主流文体之态势突起后,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批注式 批评开创了对叙事文学的崭新的批评样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 悟、品味、欣赏,体现了阅读者的独特眼光和情怀。总而言之,中国古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