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愿文的语言风格.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愿文的语言风格 敦煌的通俗文学创作是研究唐代和五代汉语的重要资料。敦煌俗文学作品与宋代话本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口语化程度较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文化状况及宗教特色,对构拟唐、五代时期的语言风貌有重要参考价值。敦煌愿文作为敦煌俗文学作品之一,对汉语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敦煌卷子是最可靠的没有传刻之讹的语言资料,原汁原味保留了唐、五代时期的原始状况,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风貌。本文拟考察愿文中的复数表示法,为复数词尾“们”(每)的发展演变提供线索。 王力先生指出,上古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明确的界限。“我”、“吾”、“而”、“汝”可兼用于表单数和复数。战国以后,人称代词就有加“侪”、“等”、“曹”、“属”表示复数的,但是,严格地说,这并不算人称代词的复数。“侪、等、曹、属”并非表示复数的词尾。真正人称代词的复数是“我们”、“你们”、“他们”,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愿文中,复数的表示法除“我”兼表外,还用“我等”、“我辈”,可能是为了强调复数和区分单数。 因为汉语里缺乏“数”的语法范畴,所以表示复数的“们”是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词尾。“们”的来源还不很清楚。前辈时贤都曾有过精要的论述,吕叔湘先生曾论述过“们”和“辈”在用法上的共同点,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说:“在语音方法上,辈和们、每、弭这一群字都是双唇音,虽然前者是塞音,后者是鼻音,可是在谐声字和方言里不乏通转的例子(如陌m-从百p-,宓m-从必p-,秘p-在若干方言中读m-)。们和辈在中古音里不同韵,但上古音里‘文’部跟‘微’部原是同类,也有通转的痕迹……我们现在固然不能肯定地说们是辈的化身,但是也不能忽视这两者之间可能有的关系。”“们”字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用法是加在代词我、你、他、咱以及准代词的尊称谦称之后,造成一种复数形式。而“辈”、“曹”、“等”之类的词在意义上有时也起这种作用。现不揣浅陋,试将愿文中的复数表示法与宋代“们”的早期用例作一比较,并同元代白话碑中的用例相参证,对“们”(每)的发展演变进行考察。 一、 “等”是在对称代词之后使用的,类似于“等”的表义 (一) 根据第一个允许使用“平等” (1) 我等着。我很抱歉。我必须回家,祝福你和多年生祝福 (《启请文》) (2) 其他人住在李杜,跪下来,尊敬皇帝的诚实,赞美陈庆功 (《庆皇猷第二》) 其中,“某等”似与“某们”意义相类,具有“某(我)们”义。再看《朱子语类》中“们”字用例。 (3) 一天,张教授的孩子们去做实验 其子弟云:“从来先生教某们慢行,今令习走,何也?”(《朱子语类》) (4) 问名字,“等” “苗太尉使我来杀相公。”公云:“汝何不杀我?”云:“相公忠义,某们不肯做此事。后面更有人来,相公不可不防备!”公问姓名,不告而去。(同上) “某”作第一人称,其后多用“等”(第二、第三人称后常用“辈”,用“等”者亦常见)。“某等”即“我辈”。“我等”,表示“我们这一类人”。“教某等慢行”,可作“教某们慢行”;“某等不肯做”,可作“某们不肯做”。另外,“某”用作第一人称,属自指,因此它与“等”组合后其“自指”特点仍然存在,“某等”似与“某们”意义相似。 (二) 教公去“公”“公们” (5)汝等诸鬼,受我太傅结坛五日五夜,净食、香灯、钱财、五禾、花果、音乐供养汝等。(《结坛散食回向发愿文》) (6)惟公等并俊楗烈,盛德标奇,有负佐时之才,有怀济代之量。(《愿文》) 同《朱子语类》中“们”字用例相对照: (7)今公们自正月至腊月三十日,管取无一日专心致志在书上。(《朱子语类》) (8)公们只是见那向时不得差遣底人说他,自是怨他;若教公去做着,方见得难。(同上) 二者对比来看,“公等”与“公们”似乎可以互换,而意义相仿。愿文与《朱子语类》中都有相关的用例。 (9)世子诸公,惟延惟寿。(《维摩诘经高昌王女题记愿文》) (10)诸公共集,邻侧同臻;敬造清斋,式崇邑义。(《空德》) 此种用例与《朱子语类》相同: (11)诸公所以读书无长进,缘不会疑。(《朱子语类》) (12)某以为诸公莫若且收敛身心,尽扭杂虑,令其光明洞达。(同上) 以上“诸公”的所指,换成复数词尾的表示方式即为“公们”。请看下例作为参证: (13)侍御及诸公等赤心佐国,常简帝心,忠孝永兴三宝。(《律》) (14)厥今合邑诸公等乃于新年上律,肇启嘉辰。(《燃灯文》) “诸公等”的所指,换成复数词尾的表示方式即为“诸公们”,在《朱子语类》中就有此种用例。 (15)某而今一自与诸公们说不辩,只觉得都无意思。(《朱子语类》) 可见,早期的复数词尾“们”在一定程度上含有“等(辈)”之义。 有人曾根据“们”的早期用例加以分析,认为早期的“们”等仍具有“辈”、“等”、“曹”一类的语义色彩,但并不是否认其“词尾”的资格。 二、 使用名词之后的“和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